楼下我们经常光顾的那家快餐店,竟关门了。玻璃门上横着防盗锁,隔着玻璃门和无遮无拦的落地窗朝里看,餐桌凳依然排列得整整齐齐。只是没有了平日人头攒动的热闹,像刚刚散过一场戏的剧院。
“我昨天晚上加班还进去吃饭的!”“昨天我也去了,中午买了两份菜回家。”对这个情况无比惊讶的,是我的同事。我们单位加班是家常便饭,这家快餐店离我们办公楼最近,又价廉物美,大家都喜欢去。这家店生意非常好,按理说不会轻易关门。大家纷纷猜测关门的原因。
“是不是老板出什么事了?”
“老板能出什么事?做生意,既不贪污又不受贿!”
“说不定是男女关系出了事。”
“他们这种人,有的是钱,这种事能出什么事?就怕应付不过来。”
“很有可能,你看那老板,看到年轻漂亮的女顾客进门,眼睛直往人家脸上、胸口舔,不像是个正经人。”有个脸蛋还算周正的女同事爆料。
“不一定是跟女顾客。我看那个站收银台的女的,就是一副风骚样,眼睛能勾人魂。平常老板娘又不在店里……如果不是关系特殊,老板能放心让她收银,干这种轻轻松松、远离油污的活?”
“就算有这回事,老板家里闹翻了天,也不需要关店门呵!”
“那也是……”
大家否定了情变的可能。
“会不会是食品安全出了什么事,被有关部门关了?”
“最近上面查地沟油查得凶,或许他家就被查了。”
“那也不是他家一家,现在有几家饭店不用地沟油?要查的话饭店会关门一大片。”
“我看有可能。有几次下夜班,我看见他家店门口停着三轮车,有人从下水道掏地沟油。”
“掏地沟油跟使用地沟油不是一回事。”有人认为不可能是食品卫生出了问题,因为大家之所以选择进这家快餐店,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觉他家卫生条件还好。再说,他家生意那么好,也犯不着为那点蝇头小利赚昧心钱,自己砸招牌。
“不会是拖欠厨师、服务员工资,员工罢工了吧?”
“没有看出这个迹象。”
“要是这样的话,早就听到厨师、服务员牢骚满腹了,我们去吃饭,发现服务态度还行,不像老板亏待了他们。”
“他家店里除了那个站收银台的,服务员用的都是40岁以上的下岗女工,估计工资也低,店里生意那么好,为这几个小钱,老板不会把矛盾激化到这种地步。”
“应该不会。”
大家又一次否定了这个猜想。
大家又推测会不会是老板家里有事了,比如有人生病、有人出交通事故、有人离世什么的,说来说去,又觉得不可能,就算有这些事,做惯的生意,不需要关门歇业,这个损失多大:不单单少了关门这几天的收入,还会跑了固定客源。
停业装潢升级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话,应是计划性很强的一件事,今天停业今天就会有工匠来施工,时间就是效益。可事实上,今天门上一直挂着锁,店里冷冷清清,一个人影没有。
大家又想到一个新的可能:房租到期,新的租金和房东没有谈妥。
“房东看他生意这么好,肯定把租金抬高得没谱了,他看看与其这样没有多少赚头,替房东开店,不如不开,或者重新找地方开。”
“房东与房客,就是一对矛盾……”有过租房经历的同事感慨。
这个推断大家认为可能性最大。
三天后,那家快餐店重新开张,很快有人向老板打听出关门的原因:市里创卫,上面要来暗访,这家快餐店因为生意好,空间不够用,拣菜、洗碗等杂活都在店门口做,加上顾客车辆在店门口乱停乱放,被创卫办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要求上面来暗访的这三天,必须停业回避一下。
原来这样!知道真相后,大家都有点失望。
更令大家“失望”的,是有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出了站收银台的那女的身份:她是老板的嫡亲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