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赛场“噪声污染”
女子网坛一向是“噪声污染”的重灾区,关于球员们在场上比赛时是否可以以及被允许喊叫的问题,在近几个赛季不断被提出。
小威、莎拉波娃和阿扎伦卡是当今女子网坛尖叫派的代表人物。伴随着一阵阵急促而尖锐的叫声,是“尖叫姐”莎娃一拍拍势大力沉的击球。有“好事者”曾用数据证实了莎娃叫声的可怕——莎拉波娃能制造出105分贝的音效,相当于小型飞机降落时发出的噪声。
与莎娃师出同门的阿扎伦卡,同样具备师姐的犀利武器——尖叫!而且莎娃的尖叫是短促有力型,阿扎伦卡却属于“内功深厚”气韵绵长的那一个。从引拍开始,击球瞬间突然爆发,伴随着球的飞行轨迹,阿扎伦卡的尖叫一直要持续到对手击球。
近年来,不断有人给WTA提建议,希望禁止球员在场上高声呐喊,或限制呐喊声的分贝,曾赢得七座大满贯冠军奖杯的纽康就认为,莎拉波娃的吼叫已属“犯规行为”。更有选手强调:“听到尖叫声我认为她会用力击球,让球速更快一点。结果她击球时根本没用那么大的力量,害得我总是提前引拍。”
优雅的英国人恐怕是最看不惯女孩子大吼大叫,四大满贯中,对于反对女选手尖叫呼声最高的也是温网。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首席执行官伊恩·里奇认为,尖叫声在毁掉网球,越来越多的球迷向赛事主办方投诉,“我们都不想再听这样的声音了。”
叫得越响越厉害
女网赛场上尖叫声此起彼伏,“如果一名打球时叫声很大的球员获得一些成绩,其他人开始模仿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美国心理学教授西蒙曾研究过这种趋势,他表示:“女子球员比赛时发出声音的分贝一直在增长。”体育学博士尼瑞称,有些球员在发球和正手回球时尖叫,球的时速可以增加四五英里。“因为你尖叫的同时也增强了你的肌肉活化,我们也认为尖叫让心理更加放松。”不过目前这些理论,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口水之争未平息
尽管迫于WTA压力,选手们在澳网中叫声有所收敛,但对于禁声令,诸位“尖叫姐”却始终反对。莎拉波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有些东西是你从儿时养成的习惯,再强迫去改变未免太不人道”,而阿扎伦卡今年更是猛烈炮轰质疑她喊叫的记者“你才应该闭嘴”,她表示:“我从小打球就会发出声音,让我不喊真的不行。”
有趣的是,对于莎娃和阿扎伦卡的“失声”,不少球迷也不太适应。在他们眼中,选手的尖叫可以增加比赛的刺激性,没了尖叫的比赛就好像少了调味剂的菜肴,“像看电影时关了音效,效果显然打折不少。”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