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全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升与全国改革试点的联动效应。
● 发展公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以开放促改革。积极参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支撑带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2 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开工建设5号线南延伸、14号线、17号线等103公里轨道交通线,推动在建的65公里轨道交通线加快建设,建成13号线和16号线部分区段,运营线路总长达548公里。
● 开工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四期、沪通铁路、沿江通道等工程,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内河航道、机场、清洁能源等一批基础设施。
● 推动世博园区开发建设初显形态,基本建成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推进迪士尼项目运营准备,深化落实临港地区特别机制、特殊政策,推进前滩、徐汇滨江、南外滩、北外滩等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建设。
3 加强科技创新 建设智慧城市和人才强市
● 力争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新城,让更多市民享受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
● 培养和集聚各类人才。继续实施国家和本市各类人才计划,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让各类人才愿意来上海追梦、能够在上海圆梦。
4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 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帮助1万人成功创业。
●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为29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 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新建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5.5万套,基本建成11万套。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机制,加快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建设。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55万平方米,推进城中村改造。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
● 全面推进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扩大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
5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 广泛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上海人等活动。
● 建设世博会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强化公共文化场馆公益性使用。
●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出去。
6 加强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 维护城市安定和谐
●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健全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
●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无序设摊、违法建筑等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
●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严格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
7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加快郊区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 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实施20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完成4万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100个村庄、800公里村内道路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依托江南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
●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3.5万亩高水平粮田、25家蔬菜标准园,改造50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场,保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
● 制定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0万个,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8 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 探索生态红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制度,探索土地二次开发新模式。发展碳排放交易。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启动建设黄浦江上游水源改造工程,建成东风西沙水源地工程。
● 加大大气环境特别是PM2.5的治理力度,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 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新建一批林荫道,加快老公园改造,启动郊野公园建设。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新建绿地1000公顷,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新增林地2.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