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2014年01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工单游走3个多月终解决,显示诸多尴尬——
建拆公交站台 考验管理细节
徐轶汝
  中山西路虹桥路东北角曾经有一个临时的公交车站台,由于安全因素被拆除后,却意外遭到很多乘客的反对,甚至有人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要求恢复,理由也是“不安全”。这样一张工单在各个部门之间游走了3个多月后,终于在上周有了解决的希望,长宁区建交委表示,不会恢复站台,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乘客安全。这样一个小小的站台,却能反映出我们这座特大型城市在城市管理上还不够细致。

  老站台  不安全拆了

  去年9月,市民山女士致电“12345”市民热线反映,这个车站原本有一条20多米长、近一米宽、20厘米高的临时候车站台(非水泥浇铸固定式),站台两侧连接着隔离栏,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开。这个设计,原本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市民上下车,因为一些公交车的阶梯较高,另一方面也是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公交车也好顺畅地进出站。

  然而,突然有一天,整条站台被完全拆除。原来,由于站台不够显眼,有些部位损坏后发生移动,晚上骑车人路过时不注意,竟一头撞了上去,车倒人伤,这样的危险情况发生过好几次。其中一名骑车人因为找不到站台的建设方,最后将长宁区政府部门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政府部门败诉,承担医药费等赔偿责任。

  没站台  更不安全了

  之后,为了消除隐患,长宁区政府相继拆除了27处类似的临时候车站台。没想到,不拆不安全,拆了还是不安全。

  市民热线协调督办组工作人员现场探访后发现,首先是老年人上下车不方便;其次,站台拆了,乘客只能在人行道上等车,但公交车还是停在原来的位置,这就导致交通高峰时,上下车的乘客必须穿过车流滚滚的非机动车车道,险象环生;还有的乘客索性就等在站台原来的位置,这就形同于站在路中央。

  兜圈子  协调有结果

  由于站台的建造者不明,工单在长宁区政府、市建交委等承办单位间兜起了圈子。长宁区政府表示,这一公交站点的残余障碍设施已经由区市政部门拆除。市民要重新安装交通附属设施,应由市级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经过市民热线反复协调,长宁区建交委终于同意跨前一步,上周他们的答复是:将和市政部门、区交警部门协调,采取小改小革举措,通过重新划线等方式,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公交车能靠人行道停车。同时,还将督促公交运营单位,尽量靠边停车,方便乘客上下车。

  本报记者 徐轶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4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建拆公交站台 考验管理细节
DIY豆贴画 “年味马上有”
静安区成立“春芽基金” 促进社会组织人才发展
岗位进社区 就业暖民心
白酒创意包装设计举行总决赛
交通卡退卡今后可自助
上海去年技术合同 成交逾600亿元
公交辟1223路“穿梭巴士”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8建拆公交站台 考验管理细节 2014-01-19 2 2014年01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