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思南读书会,格非亮新书
~~~——思南读书会,格非亮新书
~~~——思南读书会,格非亮新书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尔赫斯的面孔》:过把文学瘾
——思南读书会,格非亮新书
王瑢
  ◎ 王瑢

  《博尔赫斯的面孔》前半部分,写游记,忆旧闻,谈天说地,读者读得顺畅,一读到底。但越往后读,杂文集进入评论阶段,我们看到博尔赫斯、卡夫卡、乔伊斯、麦尔维尔等众多国际面孔,也穿插出现废名、鲁迅、聊斋志异、唐人传奇等等诸多中国经典文化的影子。阅读速度慢下来,不得不慢下来,需要反复咀嚼,努力理解。格非说,“如果要我说自己关注什么,那就是我等待着读者阅读以后的参与或回应”。

  “相遇”文学的黄金时代——近日的思南读书会上,毛尖一身休闲,毛氏风格眼镜,暗格围巾,俨然就是个乖巧学生,毛尖说,我今天坐在这里,首先是作为学生代表,我给学生上课,他们常常追问:“在先锋小说家中,格非的形象因为连绵不断的‘格氏迷宫’而颇显神秘,对‘迷宫’游戏的热拥,初读时有一种新颖阅读的好奇,但紧接着再读,问题来了,会感觉艰难晦涩,故弄玄虚的阅读障碍让读者望而生畏。”毛尖边说边侧过一张巴掌小脸,问格非:你是不是故意?大家笑。格非说:“时间链条和过去某个时刻重叠,我写作时,刻意置身于遥远的过去,但我又的的确确生活进行在自己的时间里,任意让时间停滞或加快,时间可以无限扩张分切,文字是载体,总有缝隙可以容身其中。我喜欢博尔赫斯,也首先是博氏让时间由向量变为矢量,从线形变成无线,只有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可以任意收缩或膨胀。”格非讲话语速极快,说得口干,他停一停,桌上的咖啡拿起来喝一口,接着说,“我不太喜欢过于流畅的小说,我希望通过一种刻意的文字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边读边想到自己,最后能记住我。”

  《博尔赫斯的面孔》是格非最新出版的非小说文集。有人问格非,是不是从小就有作家梦?《博尔赫斯的面孔》里面有专门讲述,格非说,当初上大学的根本原因,其实仅仅只是不愿意去当个木匠,不愿意给“那位既害怕又憎恨的师傅搓热毛巾”。大家笑。即使上了大学,格非继续讲,也常常心生苦闷,因为出身,因为成长环境,因为自卑与内向。读蒂里希《存在的勇气》,里面有一句“不顾非存在之威胁,而进行自我肯定”,格非对自己说,我要给自己勇气。喜欢德国诗人里尔克,书中有一句“一切存在者都处于无庇护状态,人尤其如此。”里尔克说过:“人在最困难的时刻一定要顶住”,于是格非又对自己说,我要顶住,要顶住。

  新书以《博尔赫斯的面孔》为书名,足以看得出,格非对于博尔赫斯的喜爱程度。仔细翻阅博氏的短篇小说,会发现时间概念是无限的,是一种主观的混沌,是一种刻意制造出来的“相对静止”。格非说,你总能将它们与哲学神学,甚至数学佛学紧紧联系起来。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多可以看到东方哲学的影子——博氏曾通读许多关于中国的哲学典籍,他的小说里随处可见的相对主义观点,很可能来自于《庄子》。相似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或者“至大无外,至小不可分”等等。雷同的想法在博氏小说里很常见。格非的不少小说里,主体人物都与“梦”有关,而“梦”绝对是博尔赫斯小说里频繁出现的词之一。“梦”成为博氏手中一个有力工具,成为博氏故事里神秘的象征物。而格非喜欢描写梦境,是借以实现一种虚实之间的穿梭或穿越。格非说,人生其实很混沌,是必然与偶然的中间结合。世界是必然,但又充斥着偶然。人总在面临未知,担心这个害怕那个。我觉得,这恰好迎合了博氏的“宿命论”。格非笔下的意象,以及对博尔赫斯的独特认识,钟情于博氏创作,或许已经超越了创作潮流本身。“个体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也许还不是死亡和毁灭,而是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你活着,但实际上却并不存在。”格非是那种虽然成名已久,但仍不断会有“新发现”的作家。时代变迁,他作品中的玄奥,正被当下的生命经验慢慢见证。

  读格非的小说,故事玄机不同于侦探小说。他的诡秘具有一种文化神韵。格非的独特在于他的“一成不变”。他的写作态度如此地富有唯美诗意,甚至是一种孤芳自赏。这种写作,与时尚潮流,与商业文化,与意识形态,完全是天地乾坤,无可重叠。这需要一种沉默的坚守。

  有人问,既然文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解惑拓思寻求苦闷排解,那是不是可以直接找纯哲学书籍来阅读,比如叔本华,比如柏拉图或苏格拉底?格非顿一顿,说:“先锋小说怎样以技巧闻名于世,都无法掩盖其语言上的抒情性,我将其总结为‘逃离’。在另一意义上就是奔向。正如‘放弃恰恰意味着一种恪守’。文学小说中的诗性,与日常生活的空洞乏味,恰恰构成了某种眺望的姿态。哲学阅读需要循序渐进。没学会走路你怎么奔跑呢?不如先好好读一读中国的《庄子》吧。”“获求知识的途径,何必舍近求远”。

  翻看《博尔赫斯的面孔》。格非写散文,文字仿佛美丽春雨,细细密密,丝丝缕缕,平静湖面泛起涟漪,雨丝遮掩着参差楼阁屋宇,读着读着会生出一点点忧郁来,优美的诗意文字,让人不由自主裹挟进江南小镇弥漫的雾气中去。我喜欢《乡村教育:人和事》里面这样的句子——“密密的桑叶筛出的清幽之光,既非一览无遗的‘明’,亦非绝对的‘暗’,妙在明暗之间,与外在世界隔又未隔,幽会的双方既在世界的中心,又在世界之外……”;喜欢他在《乡村电影》里面引用的本雅明著名比喻——“一张巨大的网撒在水中,拉起来却什么鱼也没有,唯有水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个个瞬间。”也喜欢格非在游记故事里描述去印度,去安哥拉……让人身临其境,文字诙谐幽默,带了点点酸楚。格非文字的功力与魅力,在这本非小说文集里尽情显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博尔赫斯的面孔》:过把文学瘾
新书推荐
半个世纪的文化追求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博尔赫斯的面孔》:过把文学瘾 2014-03-23 2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