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蒋星煜文集》
~~~——读《蒋星煜文集》
~~~——读《蒋星煜文集》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个世纪的文化追求
——读《蒋星煜文集》
钱汉东
  ◎ 钱汉东

  去年深秋时节,《蒋星煜文集》出版,蒋星煜先生公子金戈兄在第一时间专程送我,手捧这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皇皇八大卷本的巨作,我心潮起伏,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地翻阅《蒋星煜文集》。此文集内容主要分学术与文学两类,学术卷涉猎领域较广,其内容涵盖戏剧、评论、历史、社会、书学、文献学等诸方面,其中不少是别人很少涉及、具有开创性的;文学卷编入历史小说、回忆随笔、文坛杂记等作品。95岁高龄的蒋老从发表处女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开始,一直笔耕不辍,累积作品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矣!在这3000万的字里行间,我分明看到了蒋老的勤奋、执著和毅力;看到了蒋老的思虑、思考和思想……3000万字,谈何容易!但我能想象,当先生手捧这些著作时,所有的辛苦会化作无限的幸福,还有什么比丰收更令人喜悦的呢!

  蒋老是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研究权威,还是海瑞研究学者。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西海书屋”。西者,古典名剧《西厢记》;海者,明代清官海瑞是也。如《西厢记》研究,他除从思想、艺术上入手之外,还在版本、文献学上狠下工夫,弄清了有关《西厢记》流传过程中的诸多沿革、枝蔓问题,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创举。有关海瑞的研究,不仅影响了蒋先生的人生,也影响了中国当代史的进程。蒋先生感慨地说:“研究海瑞,一开始坐了三年冷板凳,写出了历史人物传记《海瑞》。1957年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年,据说当时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大家学习明代清官海瑞的刚正不阿的精神,海瑞忽然成了大热门。《解放日报》请我写《南包公海瑞》和《李世民与魏徵》的文章。可是‘文革’一开始,这两篇文章即被打成‘大毒草’。凡是提到海瑞的都遭殃,这篇文章自然也埋下了祸根,从此陷入苦难的深渊,被批斗、隔离,家庭也遭株连。所幸的是当时的领导主动承担了责任,才使我勉强过关。直到‘文革’噩梦结束,在《解放日报》老总编辑魏克明再三叮嘱下,写了《魏徵精神何罪之有》。刊发时,魏克明在病榻上还专门为此文写了‘编者按’。” 

  《蒋星煜文集》第六卷中《我的童年》吸引了我,它让我看到了苏南小县城溧阳的湖光山色、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在这篇文章中,蒋老写出了封建蒋氏大家庭的伦理和规矩,也极为生动有趣地展示了他的成长轨迹。蒋老的性格比较正直、倔强,原来是受到晚清秀才外祖父的影响。如有一次外祖父看见警察揪住卖青蛙的农民训斥,并没收了一篮青蛙。外祖父就责问警察拿去做啥?警察道:做下酒菜。听闻此言,外祖父随手推着警察走,迫使他去河边放生,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正直的品格跃然纸上。联想到今日社会中某些城管的所作所为,不禁让人感叹!

  蒋老不世故,也不圆滑,如今虽年事已高,但遇到问题依然敢讲真话,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的秉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蒋老长年累月地守望中华传统文化,并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博尔赫斯的面孔》:过把文学瘾
新书推荐
半个世纪的文化追求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半个世纪的文化追求 2014-03-23 2 2014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