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铃骤响,他麻利坐起,得送热干面了。真冷!他翕动一下鼻子,冷气如脱缰野马直冲胸腔,尽管全副武装,也难抵冬日里铺天盖地的寒冷。他摸索一阵后,三轮车才极不情愿哼哼唧唧地动起来,夜色很快将他吞没。
他家是小手工作坊,其实说小也不小,包揽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热干面供应。他家的热干面金黄滋润,口感极好,卖早点的摊贩都在他这里批发。每天早上四点半他准时起床进城,家离城不远,来回四十分钟,春夏秋冬,风雨无阻。路上行人寥若晨星,除了黑还是黑,沿途什物的轮廓都看不到。冬日的五点,一切还在酣睡。离城近了,他渐渐慢了下来。
“老哥,早啊!”
黑暗中踱出一个佝偻的身影:“早啊!”
“快扫完了吧?”他热情询问。
“快了,快了,就剩这一小段了。”身影停下动作,指着前方。
“走了啊!”他说。
“好,好,慢点。”老人是个环卫工,负责这个地段。他们是老相识了。两年前一个早上,他进城,周围也是伸手不见五指,天冷,他开得很快,早送完早回去!不巧的是,三轮车灯半路坏了,眼神不好的他一头撞上了老人的手推车,当时老人正往车上撂垃圾呢,急速移动的手推车一下子把老人推倒了。还好他反应迅速,及时踩了刹车。天佑好人,老人竟然没事!爬起来拍拍衣裳,对他说:“走吧,没事!”这句话在他听来简直是侮辱,哪有撞人不管的道理!就这样,一个坚持要去医院,一个坚决不去,两人拉扯了好半天,最后,老人还是拗不过他,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确实没事,只是蹭破了点皮。
“贱命一条,结实着呢!”老人笑着说。他久久无语:“好人!好人啊!老哥……”当天,他特地买了一个手提电筒,送给老人,“老哥,这个你放车上,有个光亮对你对别人都有好处 ,你看那个路段又没路灯,保不准谁会不小心碰着你。这环卫服上的反射条根本不起作用,有等于无啊!”
“好,好。”老人答应。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老人手推车上的手电筒不见了。“老哥,手电筒呢,怎么不用了?”“唉,小孙子拿去当玩具玩了。没事,摸黑习惯了。”他嘴角动了动,没吭声。也就是从那件事以后,两人熟络了,每天走到这个地段,他都会减速慢行,给老人聊两句,这已经成了习惯。
那天,他伤风感冒,头痛欲裂。小儿子自告奋勇替他进城送面。他有些犹豫,可儿子倔得像头驴,非去不可。他依了,儿子是心疼他,他明白。灾祸也就是在那天早上发生的。
儿子对那段路况不熟悉,年轻小伙子只知道加大马力跑,凑巧前天晚上老人负责的一段路塌陷了一个一米深的大坑,老人惦记着行人安全,地也不扫了,把手推车推到深坑前边,只要有行人路过,便挥着双手大声喊叫。
可是来不及了,小伙子跑得太快,等到想起刹车,老人和手推车已被撞倒在深坑,三轮车的前轮压在了手推车上,小伙子躲过一劫。老人却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听人说,有人捐了一大笔款,给全城的环卫工每人配了一个写煤矿工人相似的探照帽。人们都说,嗯,这帽子很实用,很别样呢!只是,这帽子是一个老人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