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母亲走得早,是父亲照料着长大的。父亲是个小学老师。
一次,读小学的王刚回家,嘴里正念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打开门进去时,看到家里多了一个人,是他的同学胡大海的父亲。胡大海的父亲似乎正给父亲塞什么东西,王刚进去了。两个人就停住了。胡大海父亲认得王刚,说,王刚,你回来了?王刚点点头。然后王刚又念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过了一会儿,王刚从房间出来时,胡大海父亲已经离开了,沙发上多了几个礼盒,是刚才胡大海父亲和父亲推搡的东西。父亲见王刚走出来,说,小刚,一会陪我去趟胡大海家,把这东西还给他们。王刚高兴地答应了。
不知不觉,王刚长大了,还当上个不小的官儿。父亲也已经退休,在王刚家帮着照料。时不时地,会有人上门拜访,都是为这样那样的事来找王刚,送上大袋小袋的礼物。王刚有个原则,来说话没问题,礼物,不能留!王刚一直是这么说,也都这么做的。
那天,老同学胡大海来拜访,父亲开的门。问起现在在哪高就,胡大海说,我也就开一小公司,做点小项目,这不,就要来麻烦王刚同学了。说话间,王刚已走出来,接过了话茬,大海,你呀,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做人太谦虚了。胡大海在一边的沙发前坐下,说,王刚,我可真不谦虚,你看,我现在做得再大,不还得来求着你嘛。王刚摇摇头,说,你这么个大企业老板,想做什么项目,喊一声,人家就给你送上门了。胡大海就笑了,笑着也摇头。
父亲看完电视走出来时,客厅里只剩下王刚一人。王刚正看着沙发上的几件礼物出神。父亲说,大海走了?王刚点点头。父亲又说,这是大海留下的礼物?王刚说,是。父亲说,你收了?王刚苦笑着解释,他说这些是留下孝敬您的,其实这次我们单位正在招标一个项目。招投标时,我无意中遇上了胡大海,然后他向我打听了您,说有些年没见,想来看看您。爸,其实那标早就定了,是胡大海他们公司,所以他来不来,送不送什么礼物,都跟这事没啥关系。
只见父亲微微笑着,说,儿子,你还记得吗?那年你念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回家时,碰到了胡大海父亲,正好来给我送礼。王刚点点头。父亲说,那时的胡大海,学习一直很好,胡大海的父亲,就是来表示一下感谢,也没别的什么意思,并且死活要把礼物给我留下。后来,我带着你,上了胡大海家,亲自把礼物给还了。
父亲看着王刚,说,儿子,知道为什么我当时要带你一起去吗?王刚摇摇头。父亲说,我是想告诉你,不能收礼,这是规则,更是准则。如果仅仅是人情,那收不收都无妨,但当时我是老师,现在你是领导,我们收礼时,就该多想想,这能不能收,该不该收了!
王刚猛地就明白了,说,爸,你陪我一起去胡大海家吧。父亲重重点了下头,说,好!
(本故事由《文学报·手机小说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