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范生福、范思田
我母亲是“放大脚”,总到兰马路画饰里去买绣花鞋。我姨妈是“准小脚”,说自己年老,又不出门、做客,不穿绣花鞋,就自己先在“新闻报”纸上照自己小脚的尺寸画鞋样,再把纸样复在直贡呢上裁剪,并在鞋口镶上滚条,穿鞋时又不会损坏鞋面,再用浆糊浆过的六层白粗布剪成鞋底,然后手指套上抵针戒,一针一针衲鞋底,最后送到老鞋匠那里上鞋底。
老鞋匠在弄堂口摆摊,工具简单,一只木柜,抽屉里有大小不一的钉子,柜格里有各种尺寸的皮革,做皮鞋底。他将姨妈送去的鞋面、鞋底放在上有底板、下可用双脚踏住的铁架上,用几十枚钉子将鞋面和鞋底敲钉在一起。然后将木楦头塞进鞋内,喷几口水,挂在墙上,说一声“三天来取”。三天后,姨妈付钱,拿回来一双挺括的小脚鞋,又便宜又有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