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煎和小笼
彭瑞高
  文 / 彭瑞高

  上海城里人,馒头和包子是不分的。譬如说,肉包子也叫肉馒头,菜包子也叫菜馒头。但在我务农的乡下,馒头包子是有区别的:没有芯子的叫馒头(城里人所谓“淡馒头”),有芯子的才叫包子。村里人解释说:“包子包子,包了芯子,才叫包子;没有芯子,包啥呢?”我认为有道理。

  上海人对馒头食品的主要贡献,是在“微型化”和“多汁化”上动了脑筋。这两点,在生煎馒头和小笼馒头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上海人生活精细,女眷胃口小,“大包子”明显不适合。不过,单单把馒头做小,味道还是淡叽刮噪的,又有啥吃头。在这种情况下,微型包子——生煎馒头和小笼馒头——应运而生。

  生煎馒头香而脆,得力于平底锅上热油哒哒滚,把馒头底部煎得金黄;小笼馒头薄而软,得力于蒸锅热气哒哒滚,把皮子蒸得纸一样透明。这两种小馒头的共同特点,是烫口、鲜美而多汁。这是上海人的典型口味追求。您看上海人吃生煎、吃小笼,拿起筷子,都要叫一声——“当心烫嘴!”第一口咬下去,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直到那口鲜美的肉汁烫到舌头,才点点头,把心放回肚里,赞一声:正宗!

  如果哪家生煎做得干乎乎的,哪家小笼蒸得面疙瘩一样,或者没有热气,上海人保证吃一趟就不来了。这种店家,牌子肯定做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运动汇
   第A14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万变勿离其宗
老鞋匠本领大
春三二月话草头
红绿灯
生煎和小笼
小分头、大包头、光郎头
生煎包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生煎和小笼 2014-04-13 2 2014年04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