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上海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沪提出
学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易蓉 胡冰
  本报讯(记者  易蓉  实习生  胡冰)“谁在吃什么?”“妹妹被叔叔撞了。”当孩子难以理解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可能属于汉语语言障碍儿童。昨日,第四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天津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多位学者提出了3条用以辨别汉语语言障碍儿童的标准。 

  学者们用“汉语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系统”对698名儿童做了评估后发现,难以理解多元wh-问句、归关系从句,难以理解和使用被动句,可用以辨别汉语语言障碍儿童。当被问及“谁在吃什么”类问题时,语言障碍儿童会漏掉一部分答案;当被问及“请指给我看,想吃哥哥拿的雪糕的妹妹在哪里?”这类复杂从句时,语言障碍儿童在理解时明显吃力;当读到“小妹妹被叔叔撞倒了”这类句子时,仅有6.46%的语言障碍儿童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会上,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者李庆照驳斥了“外语学习越早越好”的假说。通过梳理两岸三地外语学习关键期实证研究的系列成果,李庆照发现,过早进行双语教育,会对母语的掌握造成显著干扰,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他还强调,来源于国外的数据与研究成果不能直接作为国内外语教学“越早越好”的理论依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4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评论·随笔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8版:专版
“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系误读
学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2名中学生登上学术论坛交流心得
老年智能手机599元
教您识别灵芝孢子粉是否破壁
艾美特申城寻找“手掌上的发电王”
逾万种外销全棉双丝光男恤衫酬宾展
古月轩
老人补氧好处多
洋泾红木
云庆调剂
公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广告A11学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2014-05-19 2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