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军演究竟与以往的军演相比有何不同?两国为何选在这个地区进行军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请专家来解读一番。
1 为什么要此刻操练?
问:能否大致介绍一下此次军演的背景、规模及操练内容?
答:此次中俄两国海军海上联合演习是在亚太地区形势迅速变动的背景下举行的。
首先,它是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安全领域合作日益机制化的表现。自从中俄两国于2005年起开始联合军事演习以来,已经举行了多次各种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其中2012年和2013年还举行了海上联合演习。其次,这次演习期间正值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而亚信会议上中国将提出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安全观,主张亚洲国家共同合作,谋求共同安全。中俄两国联合军事演习也是两国顺应新安全观,展示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能力。第三,近年来某些国家一再在亚太海域挑起领土和海域事端,试图颠覆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为基础的二战后亚太秩序,中俄两国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并肩作战,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联合海上演习也将显示两国维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
此次军演,双方参演水面舰艇14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舰载直升机6架、特战分队2个。其中,中方水面舰艇8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9架、直升机4架、特战分队1个,俄方参演水面舰艇6艘、直升机2架、特战分队1个。
演习的主要目的是:一、巩固发展中俄两国两军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二、演练海上联合保交行动的指挥协同和保障;三、提高中俄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能力;四、优化规范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的组织实施方法。
演习的主要课目包括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等。这些课目一部分是海上防御作战的基本战役战术,一部分是海军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所需的基本技能,涵盖了传统海上安全和非传统海上安全领域,是各国海军经常演练的内容。
2 与此前比有何提升?
问:与前几次军演相比,此次军演有哪些提升?
答:此次军演,中俄都非常重视,出动了两国海军现役装备核心力量。
得益于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参加这次联合海上演习的中国海军编队舰只与前两次参演舰只相比,有了更突出的特点。
这次中国派出了8艘水面战舰,2艘常规潜艇。
其中“郑州”号驱逐舰(舷号151)是2013年服役的导弹驱逐舰,有着中国版的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的“海红旗-9”舰空导弹系统,被誉为“中华神盾”舰。“宁波”号驱逐舰则是俄罗斯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改进型,也是中国海军远程反舰作战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112“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是这次参演资格最老的中方军舰,也拥有较为平衡的反舰反潜和防空能力。
另外,“烟台”舰、“柳州”舰都是中国最新的054A级护卫舰,有着很强的防空、反潜和反舰综合作战能力。“千岛湖”号补给舰则为海上作战提供了扎实的后勤保障能力。
中方参演舰只的特点是舰龄短,现代化程度高,综合作战能力较强。另外,参演的还有拥有强大远程海上打击能力的“飞豹”战斗轰炸机和SU30战斗机。
而俄方舰艇主要由俄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力量组成,包括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快速”号和蟾蜍级大型登陆舰“涅维尔斯科伊海军上将”号等,这些都是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舰。
其中,“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排水量超过11000吨,装载有16枚“玄武岩”重型反舰导弹,该导弹射程达到550公里,战斗部超过1000公斤,是前苏联专门设计用来对付美国航母编队的“大杀器”。
“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排水量超过8000吨,是专门对付美国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的反潜利器,拥有从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一直到反潜火箭深弹的远中近距离反潜武器,同时还有很强的防空火力。
“快速”号即是大名鼎鼎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其杀手锏是8枚“白玲”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20公里,战斗部350公斤,该导弹的主要特点是能以低空高速对敌舰进行攻击,使得敌方的防空和反导武器缺乏足够的预警时间,难以进行防范,也是前苏联海军对付美国航母编队的利器。
“涅维尔斯科伊海军上将”号登陆舰则是前苏联装备数量最大的蟾蜍级登陆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一次可以运送一个营级规模的登陆部队。
应该说,俄方舰只的特点是武器装备数量多,一次齐射打击能力强,尤其是远距反舰能力突出。
总体上看,这次中俄联合海上演习的参演舰只规模较大,综合作战能力较强,比起前两次联合演习其分量增加不少。
按照中方演习首长的描述,这次海上联合演习还有三个显著特点:演习双方首次将参演舰艇全部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进行互为条件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安排潜艇与水面舰艇自主对抗,演习的联合性、融合性、实战性明显增强。
3 为什么选择在东海?
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方对中俄海上军演表示“重大关切”。此次军演在地点上选择有何深意?
答:中俄宣布将在东海举行联合海上演习后,日本像以往历次演习一样,开始大肆炒作,并对演习表示“重大关切”,日本军舰和军机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舰只穿过日本海和对马海峡进入东海的整个航程之中多次接近俄编队进行侦察和跟踪。
当前,东海局势因日本当局蓄意施行“钓鱼岛国有化”政策而导致不稳定局面。日本试图颠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盟国胜利后形成的亚太秩序,并借东海与亚太地区紧张之际修改和平宪法,重新获得所谓集体自卫权,再走军事大国之路。
这次演习是两国按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计划开展的安全合作机制的内容之一,并不特别针对第三国。两国联合军演的地点每次都不相同,今后也可能选择其他海域进行。但中俄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果实,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防止军国主义倾向复活并再次威胁亚太和平。
4 为何不搞军事同盟?
问:军演对中俄两国而言意义何在?为什么中俄不搞军事同盟?
答:这次军演是中俄两国海军举行的例行性演习,也是中俄第三次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的大规模军演。此前中俄双方曾举行了“海上联合-2013”和“海上联合2012”两次军演。其实,早在2005年中俄双方就曾在中国黄海地区进行包括海军演习在内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因此有记录可查的中俄两国海军合作开始于2005年,今年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了。从2005年到2014年,中俄海上联演从偶尔到实现一年一次的常态化,这是一种变化。
对中俄两国而言,不断深化的双边军事合作有助于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长远发展,也为这种伙伴关系注入了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内容和发展潜力。中俄两国对于国际局势、特别是世界和地区的安全问题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观点。作为亚太大国,中俄两国都特别关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有利于两国营造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因此,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两国在今后将长期交流合作并且建立越来越有效的机制,本次联合海上演习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在中俄两国国内都有人持有这样的主张:既然两国在安全领域有许多共同语言,且两国已具备了初步的建立军事同盟的基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建立军事同盟也许更有利于两国维护自身和地区和平。应该说这种设想有其合理之处。但总体而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基本愿望。冷战结束以后,传统的军事同盟已经不适合新的国际局势的变化,对维护国际和平也并不是必须的或最有效的。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世界各国抛弃冷战思维,通过合作共赢来获得共同安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3月18日的讲话中也指出军事同盟在当今世界已经过时。中俄在历史上曾建立起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政治军事同盟。但历史证明,这不一定是维护两国友好关系与和平安全的最有效形式。今天,中俄以长期睦邻友好为目标,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新安全观。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和安全观念,加上两国日益深化的不同层次的安全领域合作,能够为维护两国以及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