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接受书法训练
米咪是上海戏剧学院附中高二女生高嘉璐的笔名,大大的眼睛、修长的身材,说话时还有一点稚气。可就是这个小女生,如今已是书画界的名人,世界上各大美术馆都愿意为她举办个人展览。此次展览,上戏党委书记楼巍教授为她当总监制,上戏院长韩生教授为她当总策划。更神奇的是,米咪从未接受过正规的书法、绘画训练。
“6岁的时候,爸爸让我照着书帖学写字,我觉得很累,不喜欢,就没写下去。可是有一天,我拿起一张纸,在内心的驱使下便写了起来,于是就有了数万个我自创的文字”,米咪讲述着眼前这幅字的由来,“字由心生,其实最初写字的时候,我都识不得几个字。”没想到,这幅字被知名的书法家一眼相中,她的书法作品被送到各地展览,包括台湾的一次书法比赛。
绘画是另一绝活
除了字,米咪的另一个绝活是油画。展览现场,几十幅油画处处透出抽象派气息,甚至有一种毕加索的味道。一幅油画取名“灵感”,隐约看去,画中一名少女正伏案写字,写出来的竟是米咪发明的文字。这是米咪的得意之作,亦是她的个人写照。米咪还有一幅油画作品取名“天使”:一个大头大脸的孩子,神情委屈,欲哭无泪;大天使的周围,还聚集着无数的小天使们。没有犹疑的笔触、直接大胆的色彩、主题鲜明的造型,表现出作者既有这个年龄的率真,又有超出其年龄的成熟和丰富。
一切皆出于自然
更神奇的是米咪作画过程——今年2月的一天,米咪来了兴致,打开画纸,如涂鸦般作画,很快便完成了“灵感”。当天,没想到父亲和她闹了不愉快,她又完成了“天使”。米咪道出一个秘密,其实自己每次作画,都是受到内心的影响。画的时候随心所欲,从未设过框框,也没设过主题,她说:“一切皆自然,最好。”画作完成前,她一般不知道作品的内容;画完之后,她才会定一个主题。
韩生说:“我们能感到,绘画和书法成为她获得存在感的方式,内心表达成为她创作的源动力。一个人今后能否从事艺术创作,这是真正的试金石。这就是天赋,它甚至超过了专业的训练。”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