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榜
张贵祥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
担任北美放射学会会员,欧洲分子影像学会会员,中华放射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任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工程学会委员,上海市放射学会分子影像组长。
擅长神经、五官等系统综合诊断和介入治疗,包括CT、MRI诊断。
今年“世界无烟日”即将来临,与吸烟等密切相关的肺癌高发受到大众关注,也推进了检查手段的演变与革新。即将在本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分子影像学学术会议,就将向世人推出“活体显微镜”,未来有望弥补X光等影像医学检查的不足;“纳米探针”不久问世,不仅可以早期捕捉和识别肿瘤的“蛛丝马迹”,还可能携带治疗基因准确杀死癌细胞,将癌症的检测和治疗融为一体,为包括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展示了全新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张贵祥教授如数家珍,在促成临床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方面,张贵祥教授的团队领先一步。
不抽烟的肺癌发病率有上升
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王悍博士介绍,目前肺癌发病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女性增多。同时,不抽烟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女性患者发病率的升高更为显著。“现在与吸烟有较大关系的肺鳞癌发生率随着健康普及宣传下降了,而与吸烟关系不大的肺腺癌却上升了。”王悍说,相比肺鳞癌,肺腺癌的隐匿性更强,潜伏期更长,更加容易发生转移,肿瘤的防治也就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王悍博士认为现代人所追逐的时尚生活方式有很多都是癌症的诱因。比如:生活不规律,经常日夜颠倒、娱乐、睡眠不足、缺乏一定量的运动,再加上精神压力巨大,常常容易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重要原因,柴油燃料中的废气亦是危险因素,接触氡或石棉可增加患病风险。以PM2.5为代表的环境致癌因素,对肺癌发病也有很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日前也发布消息称,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质的致癌风险评估为5个阶段中危险程度最高,是引发癌症的主要环境因素,同时还可加大人体患呼吸器官疾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新的多排螺旋CT广泛使用X线低剂量、高分辨率技术,发现了许多以往胸部X线平片(简称胸片)不能发现的肺部小病灶,这些小病灶常常呈实性的或磨玻璃样的小结节影,临床上习惯称为肺小结节。在这些肺小结节中仅部分是恶性的,而多数为良性结节,然而影像医学上很多小结节在早期往往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这让病人以及家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惊恐万状。如何让医学影像检查早期就能确诊发现并区分病灶性质,成了全国医学分子影像学界的课题。
“纳米探针”早期辨别病灶“真假”
研究表明,早期肺癌的治愈率是85%,也就是说,肺癌不是不能治,只是发现得太晚延误了治疗机会。如今,肺癌检查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段是医学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CT、核磁共振等。然而这些检查方法只有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才可能被发现。现在最先进的影像技术能够“捕捉”到直径3-5毫米的小结节。令人遗憾的是,却只能通过活检才能定性。是否可以在早期发现病灶的同时就对其进行定性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张贵祥教授领导的团队通过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技术结合研究,初步构建了靶向肿瘤癌基因等一系列“纳米探针”,实验经血液注入动物体内微CT成像,这种纳米探针将被病灶所“吸引”,与体内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结合,使肿瘤细胞被打上特殊“标记”。探针在特殊分子成像设备下,就会产生光、磁或放射性信号,由此将识别肺腺癌细胞生物学过程变成直观的图像,从而揭示出肿瘤的恶性性质,及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转移规律,克服传统影像学只能对疾病解剖形态学上的变化进行显示的弊端。
张贵祥教授介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就相当于6万纳米。“纳米探针”就是一种几十纳米直径的生物材料,它既可显示自己“踪迹”又能识别目标(如肿瘤)。不仅如此,纳米探针附带药物在识别肿瘤细胞的同时,还可准确杀死肿瘤细胞,这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活体显微镜”可直接观察体内细胞
张贵祥教授介绍,目前,影像医学已经发展到功能影像学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健康人选择接受功能影像体检,现代影像医学已从靶向医学向预防医学迈进。
未来影像学将向“活体显微镜”发展。过去,通常都是先给对象细胞染色,然后利用电子显微镜作为静态图像进行观测。而“活体显微镜”,顾名思义,也就是在活的生物体内观察细胞,这将令人产生更为鲜活的感知。张贵祥教授介绍,世界上已经有这样的设想,通过“生物夹”夹住手指,来观察血管末梢的血流速度,从而进一步观测血细胞是否有问题,以便早期发现病变细胞,及时进行干预。
影像医学发展到今天,其作用已不仅仅是诊断疾病。它将以预测和预防为先导,以早期诊断为重点,能为疾病预防、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一切与健康有关的、以影像为基础的生物学信息,这将大大改变明天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