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贝利:足球之美 (5)
贝利 & 布莱恩·温特(巴西)著 吴果锦 译
  ◆ 贝利 & 布莱恩·温特(巴西)著 吴果锦 译

  战无不胜的巴西队输球了

  当朋友和家人陆续走进我们家准备听球赛的时候,我心里还有一个疑问。“爸?”“什么事,迪科?”“我能跟你一起去市里庆祝吗?”通过眼角的余光,我能看到母亲正朝父亲猛摇头,但父亲假装没看见。“好,”他笑着答道,“但是时间不能太长,玩一会儿就回来。”

  我被快乐冲上了云霄,轻飘飘地跑到收音机前,使劲靠近身子听着比赛的情况。马拉卡纳球场的观众兴高采烈地大声喧闹着,收音机里的解说员开始逐一介绍巴西队的成员。这是一支可怕的队伍,是高超的球技和生机与活力的混合体。济济尼奥,我最喜欢的巴西队球员,他被誉为球场上的达·芬奇;巴博萨,世界顶级守门员,在6场比赛中仅失4球;阿德米尔,就是“下巴”;还有左后卫“小胡子”(即若昂 ·费雷拉,“小胡子”是其外号),他正在里约最大俱乐部之一的弗拉门戈队效力,他入场时得到了热烈的欢呼。终于,解说员念到了1950年巴西国家队队长的名字。他是个令对手胆寒的防守队员,还是球队的精神领袖;他似乎对这次大赛的压力毫不动容,也许跟他以前的工作经历有关吧,在踢足球之前,他是一名联邦警察。即便用防守队员的标准来衡量,他也不是一个得分型球员——在他为巴西的瓦斯科达伽马俱乐部打的297场比赛中,他一球未进。但他是防守端的中流砥柱,是球场上的镇静剂,所以,他是这种决赛上不可或缺的队员。

  他就是奥古斯托。就是那个8年前在米纳斯吉拉斯的比赛中与我父亲撞在一起的人。时运弄人。一个人痊愈了,成了巴西队的队长;而另一个带着膝伤黯然返乡,在收音机前听着前者的比赛。也许当天父亲心怀羡慕,但他并没有说出口;我想,他最想要看到的是巴西队能赢下比赛,别的都不重要了。

  上半场的比赛异常激烈,巴西队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我们由5位前锋组成的强大攻击线,在可怕的“下巴”的带领下,向乌拉圭的球门狂轰滥炸。看过那场球赛的人都说,上半场的比分本应是巴西2∶0或3∶0领先,但乌拉圭的守门员罗克·马斯波利把所有的射门都挡在了外面。人们都说,他有几个扑救非常幸运。其实在随后的岁月里,罗克得到了一个“幸运儿”的外号——他曾两次中了乌拉圭国家彩票大奖。所以我猜,1950年7月16日这一天,巴西队碰上了罗克的幸运日。

  下半场开始,弗里亚卡的射门终于突破了罗克的十指关。母亲和父亲拥抱在一起,我和朋友们冲出屋外,外面到处都在放烟花,我的耳朵都震地发出欢快的嗡嗡声。在马拉卡纳球场内,现场的观众也在抛撒彩色纸屑、燃放烟花。人们的情绪终于引燃了,全国大狂欢拉开了序幕。我和朋友们返回屋里的时候,家里的庆祝仍在继续。父亲和朋友们喝着啤酒,谈论着当初在BAC踢过的比赛,并未十分关注收音机里的声音。

  这时,我们听到国家电台的解说员冲口而出:“乌拉圭进球了!”嗯——什么?“乌拉圭进球了!”那位解说员后来解释说,他之所以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是因为他知道听众在听到第一遍时不会相信自己的耳朵。屋子里一片死寂,我们听着解说员复述进球经过。“精彩的进攻配合,最后带来扳平比分的进球。”解说员讲道,声音突然低沉了很多,“‘小胡子’的球被吉贾断下,他传出一记低球……漂亮的传球……斯基亚菲诺从左路插上,破门得分。”巴西1,乌拉圭1。

  到现在为止,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1950年世界杯采用的是循环制赛事,主要是因为参赛的球队太少了。根据前面的积分,巴西只要在决赛中与乌拉圭打平,就能获得冠军。再说,比赛只剩20分钟了,而我们的球队在前面的比赛中平均每场丢球数还不到1个。所以,我们的防守队员是不会允许对方再进第二个球的。但是,就在乌拉圭破门那一刻,一种奇怪的感觉出现了。马拉卡纳球场的观众感觉到了,远在巴鲁的我们也感觉到了。我们所有的自信和大吹大擂似乎一下子灰飞烟灭,就像气球突然漏光了气。我们把自己抬得太高了,摔下来就是致命的后果,而就在那一刹那,所有的巴西人都感觉站在了悬崖边上。

  我偷看了父亲一眼,他眼睛睁得很大,瘫坐在椅子里。在马拉卡纳球场内,现场的20万名观众也不知怎的突然鸦雀无声。这种静默,科斯塔教练后来说:“把球员们吓坏了。”而打进一球之后的乌拉圭,这只赛前并不被看好的“猎犬”,嗅到了血腥味儿。

  足球跟国家大小无关,跟球员的身材无关,勇气、技术和努力才是其决定因素。老天啊,我本应比其他人更明白这个道理。不知是怎么回事,我们竟然忘记了——乌拉圭的足球传统一点儿都不亚于巴西。乌拉圭国家队在世界上也以“garra charrúa”而闻名,这是一个方言词,意思是勇气和斗志。他们在上世纪10年代之前就将黑人球员招入国家队,这一点比包括巴西在内的其他南美国家都要早。乌拉圭曾获得两次奥运会足球金牌,甚至夺得过世界杯的冠军——就在1930年于乌拉圭举办的首届世界杯上!(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即第一届世界杯,于1930年7月13日至7月30日在乌拉圭举行,共有13个国家参加了比赛。东道主乌拉圭以四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那届世界杯跟1950年世界杯类似,同样有很多世界强队未能参赛。当时全世界都受到经济大萧条(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很多欧洲球队都不能参赛,因此很多人都说乌拉圭能获得1930年世界杯冠军实属侥幸,然而,这些人的话说得太绝对了。当乌拉圭人来到里约参加决赛,却发现被人当成巴西队夺冠的陪衬时,他们做出的正是一个昔日王者的反应——他们不服。乌拉圭的球员怒不可遏,憋着劲加强训练;而在他们的怒气中,球队教练和随队官员看到了机会。

  比赛当天上午,乌拉圭驻里约的领事曼纽尔·卡巴雷罗拿着20份印着“巴西是世界冠军”大标题的报纸来到乌拉圭队下榻的酒店,这时队员们正准备吃饭。卡巴雷罗把报纸扔在餐桌上,说:“我是来慰问你们的,你们被打败了。”队员们立刻炸了锅。其中有个名叫尤西比奥·特杰拉的球员,一贯以脾气暴躁而闻名,他站起身来,一拳捶在墙上。“不,不,不!他们不是冠军!”他高叫道,“让他们看看谁是冠军!”还有另一个说法是这样的:乌拉圭的队长奥布杜里奥·瓦雷拉随后把这摞报纸拿到酒店的厕所里,他把报纸扔在地上,队员们鱼贯而入,往巴西球员的照片上撒尿。

  在踏上球场的那一刻,乌拉圭队员的紧张感消失了,而上半场的平局也让他们不再对巴西心怀畏惧;战无不胜的巴西队也不过如此,而下半场巴西队的首个进球更激起了乌拉圭队的斗志。奥布杜里奥从球网里把球拿出来,抱在怀里,朝在场的每个人——裁判、观众——咆哮了整整1分钟。当他最后把球放下,让比赛继续时,他对队友们喊道:“打败他们!不然就没命回家了!”

  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他并不是当天第一个在巴西夸大其词的人。乌拉圭队员随后的劲头正是奥布杜里奥所希望看到的,接着他们就打进了扳平的一球。又过了10分钟,阿尔西德斯·吉贾这位乌拉圭优秀的右边锋又有了一次独自面对巴西球门的机会。

  也许是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失败,也许是被客厅里的静默吓到了,在乌拉圭打进第二个球之前,我就跑到外面跟朋友们玩去了。过了一会儿,父亲的朋友们慢慢地拖着脚步从我们家走出来,脸上带着苦恼的表情。那时,我就猜到结果了。我把球放在地上,深吸了一口气,走回屋里。父亲背对着我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爸?”他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泪。

  “我这一辈子,再没有见过像那场比赛失利之后巴西人那样的悲伤。”多年以后,为乌拉圭打入制胜一球的阿尔西德斯·吉贾如此说道。接着,他又稍带自豪地说:“历史上只有3个人能用一个动作让马拉卡纳球场安静下来——教皇,弗兰克·辛纳屈(20世纪与猫王、披头士齐名的乐坛巨匠),还有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中考进行时
   第A04版:2014·中考进行时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0版:专版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家装专版
贝利:足球之美 (5)
罗斯福和他的特使们
宁波商人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6贝利:足球之美 (5) 2014-06-21 2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