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1个月,楷迷上了月亮。晚上喜欢到阳台到处找月亮,如果能在外面乘凉,那更好不过。楷可以盯着月亮专注地看很久。看书,只要出现了月亮,必定指着兴奋地嗯啊个没完,林明子的《月亮晚上好》是他的最爱。
购进的一批月亮主题的绘本中,《圆圆的月亮》是喜欢上的第一本。诗情画意的语言,画面意境也很好,深蓝的色调安静祥和。作者对人物的选择和对细节的把握令人称道,将月亮对人、对一切生灵的关爱细腻地表达出来。楷总是对每一幅图中的月亮反复看。我们也会在散步时、吃饭时、睡觉前,随时说几句书里的句子。甚至它也成为楷哭闹时的镇定剂。我相信,他是“读进去了”。
艾瑞·卡尔的《爸爸我要月亮》是我们翻得最多的关于月亮的绘本。折页的设计被楷翻来覆去地研究。我们由此认识了箭头,知道了“往上爬、往下爬”,形容事物会用“好长好长、好大好大”,看到住宅楼侧的梯子也会说“爸爸够月亮用的梯子”。书里大胆的想象也让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月亮是可以由爸爸够下来的,但是还会飞回天上去。并且认定,爸爸就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月亮是在不断变化的。
等到过了两岁,楷能读懂《强强的月亮》《月光男孩》了,对于书中带来的内心成长和亲情温暖,以及种种新奇角度的有趣发现,他也非常喜欢,经常拿出来要求读一读。《晚安大猩猩》里的月亮和气球则是每读必找的环节,每一页都不会放过。
再后来,我陆续给他补过《月亮的秘密》《小猫咪追月亮》《月亮,你好吗》《月亮的味道》《月亮生日快乐》《你睡不着吗》《遮月亮的人》等等关于月亮的绘本。这些书各有特色,他也大都很喜欢看,几乎每一本都迷恋过一段时间。
看绘本的同时,楷也很爱看月亮,我们感受过月朗风清的美好,皓月当空的震撼,仔细观察过月晕的神奇,月影婆娑的朦胧,尤其晴朗的冬日,看到深蓝天幕下金星伴月的画面,着实令人难忘。在广场上,在高楼间,在阳台,在楼顶,只要看到月亮,楷都会停下来深情凝望。至今记得一岁多某个夏天的傍晚,楷回家时惊喜地在西南天空发现了金色的弯月,犹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面露深情痴笑,不停指指点点。我只好跟唐僧一样一遍遍换着腔调说:“月亮,月亮……”
后来,楷又陆续迷恋过蛋、鱼、车、太阳、星星,也读过一些相关主题的绘本。如今,三岁的楷,喜欢动物,喜欢海洋,喜欢花草,喜欢读《小岛》《黎明》这样描述景色的优美文字,喜欢《和我一起玩》《风喜欢和我玩》这样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也喜欢《14只老鼠》系列、《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这样将动物赋予人的性格、思想和社会性的绘本。感谢月亮曾经给他进行最初的美的启蒙,感谢绘本中明净如水的月光照耀他澄澈的心。
亲爱的楷,月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希望妈妈不在你身边的时候,这些故事、这些月光,能一直让你感受到花好月圆。
十日谈
亲子共读之美
期待成长,也不嫌弃停留,请读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