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
隋寅
■ 穆玉玲老师2011年在“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活动中为老年人讲课 荆克 摄
  文/隋寅

  由静安区老科协带来的“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为老服务项目

  2010年,静安老科协上报的“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项目,获得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6万多元资助,2011年一年时间里,27位区老科协工作者,41位志愿者,平均年龄72.2岁,他们自己编写有关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科普教材,去到11个区县30个社区25家养老院,做了205次讲座,受益1万5千多人。 

  讲座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104岁老爷爷会穿上大红外套等他们来。在虹口某敬老院,一位80多的李阿姨送上自己做的公益花盆表示感谢。浦东航头镇一敬老院,一位老人抑郁症不幸去世,周围老人心中凄然,院长和他们沟通后,静安老科协一位对心理颇有研究的老师专门为老人设计课程,做了有效心理疏导……曹家渡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是他们曾经提供过服务的,中心王丽君说当时有位老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他老人怕被传染很不安,她就希望普及这方面知识。静安老科协的医生去讲解以后,很快消除了老人间的顾虑和隔阂。

  静安区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穆玉玲老师说做此项目初衷有二:养老院老人不该只是等吃等穿等睡觉,他们尽管衣食无忧,但精神生活缺乏;养老院又是全社会科普宣传的盲点。

  穆老师说,2012年再报项,可基金会每年项目侧重点不一样吧,没有通过。现在上海已进入老龄社会,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科技老人与志愿者,甘愿辛苦无偿地付出,把科普知识送到老人们中间。

  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陈积芳对静安区老科协该项目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再提此项是因为现在养老事业得到了政府更多重视。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周文说,该定位项目属于公益类服务,还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主要是托底保障,若该项定位在公益类服务,更多要发动基金会、慈善组织、社会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来推进。周文主任说,将来资金不主要,关键是项目打造好。

  广播版请收听东方都市广播(FM89.9/AM792)《为您服务》栏目,每周二、四上午5点首播,下周二、四下午2点重播,或登录老小孩社区www.oldkids.cn获取更多大赛详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读者之声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新闻面对面
   第A11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运动汇
   第A15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6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B16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
居家养老服务在创新中谋发展
甩脂减肥机不适合老年人使用
医疗运送和送返保险
儿媳无情,丧子老人险失房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B14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养老院 2014-07-27 2 2014年07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