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是养老福利服务发展的世界趋势。上海是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源地。从十几年前6个区12个街道的试点,到目前全市各区所有街镇的全面铺开,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已惠及近30万老年人,范围也从最初的以生活服务为主,逐步扩大到目前的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浴、助急的各个方面,为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了所需的服务,并为其中生活困难者给予了经济补贴。
本市目前服务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由街镇助老服务社派出经过培训的助老服务员,上门为有需求经过评估的老年人开展“六助”服务,二是在社区开设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文娱活动、健身养生、精神慰藉、洗澡就餐等日间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好处是,让老年人在不脱离原有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得到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帮助。
上海居家养老服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如下特点:其一、服务人群越来越多,受益面已占户籍老人的8%左右;其二、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包括了日常生活及精神服务的各个方面;其三、补贴范围不断扩大,经评估,已有十多万老年人得到政府的服务补贴;其四、服务政策不断完善,连年来,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文件,确保了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
近来,养老问题已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国务院与市政府的文件都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务院文件强调,“各级政府要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市政府的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
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早、起点高、运行规范,已形成规模效应,应抓住这个良好契机,在创新中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应对本市已经面临的深度老龄化态势。
一是培育形成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建议尽快培育形成中、大型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民间服务组织,以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化、集约化运作。
二是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1.可增加培训课时,保证培训效果;2.可扩大培训内容,包括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3.可建立专业资格考试制度,以确保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运作机制。每年定期公布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及补贴对象条件,由符合条件者通过网上或相应途径提出申请,经核定后在社区公布;将新出台的政策通过相应渠道迅速向社会发布,以方便有需求者及时了解;建立服务人员的网上招聘平台,不断发布招聘信息,让有专业资质者及时了解、应聘。
居家养老服务不但关乎每一位老年人,也涉及到千家万户,更影响到社会和谐。愿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在现有基础上更上层楼,为千千万万个老年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