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我问你答
高 兴
  高 兴

  “我问你答”的开会风格,让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李克强总理,赢得不少网友赞誉。

  李克强总理在前几天参加全国两会某省代表团全体审议预算报告时,多次打断与会者的发言,直接把单向的听报告变成了互动式的我问你答模式。

  这种高效实干的开会作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八项规定中精简会议的身体力行。经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点赞,说是以后我们所有的会都开成这样就好了。

  愿望当然好,不过也要明白:精简不是简单,它是在有限的开会时间内,抓住需要讨论的核心,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前提是,与会者们都要事先充分了解情况,并有所准备。

  比如,这次李克强总理“我问你答”的背后,是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把这些代表的讲话稿都认真看过、研究过。再加上他本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又能接触到大量而全面的信息,所以,可以在会上做到互动自如,并通过互动及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仅仅是一味追求没有空话、套话的开会模式,会议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解情况不够,开会浮于表面,“报告会”又容易变成“寒暄会”。如果没有事先充分准备,“我问”的问题都是发言报告中能找到答案的,那“我问”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真正有质量的会,应该是有内容则长,无内容则短。李克强总理参加的这场预算审议会,从时间上看,最后还“拖堂”了。但由于没有流于形式,又都是干货,想必与会者们也不会觉得长。

  会的本质其实是期盼思维擦出火花。如是照本宣科,有点钻木取火的意思——就像烤架上放着捕来的食物,但火苗迟迟没有起来,这胃口,便是倒了。另一种情况是,连打火用的材料都还没准备好,就想着要擦出火花,这种可能性基本为零。

  开有质量的会,有“事先准备”做铺垫,那精简有效才有意义。精简会议的功夫可不全在会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新民俱乐部
从立法法看税率条款争议
我问你答
小明说过
要“追”也应追“姚委员”
“水”牛
说说那三个“变态”的规矩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10我问你答 2015-03-10 2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