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曾说过一句名言“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当时已激起许多人的反思。因为,仅凭它,居然就能决定所有电视栏目的生死存亡,这实在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完全漠视了节目的观众口碑和文化品位。由此,荧屏“逼良为娼”现象出现了,为博取收视,庸俗、低俗、恶俗的节目层出不穷,并频频撞击着社会道德底线,最终导致广电总局“禁令”频发。
值得一提的是,崔永元当年炮轰的收视率还是以真实数据为前提的;而如今,张泽群炮轰的收视率则已丧失了真实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真实,数据除了误导外,则毫无意义。这也是近年来外界批评收视率造假声浪日益高涨的原因。今年全国两会上,不仅张泽群炮轰,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常林也炮轰:“很多电视台存在收视率做假现象,比如一个制作公司,要卖一个节目给电视台,也找了很多广告商,要和电视台签对口协议,协议包括收视率要达到的指标,这中间就有专门做收视率的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收视率做假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这个问题到了该抓的时候……”著名导演尤小刚表示,大家都在抱怨收视率造假,很多公司不是认真研究提高电视剧质量,而是花钱买样本户“提高”收视,这个问题相当严重。
其实,张泽群“炮轰”收视率做假,一直是中国电视界的难题。许多人收视统计不真实,数据被污染,但在中国,竟然所有的电视节目就是被这样虚假的收视率牵着鼻子走,既可悲又可恨又无奈。
收视率造假背后有着利益驱动。正像张泽群炮轰的,这一体系只靠全国1万多个收视调查仪来判定电视节目的好坏和生死。而全国1万多个收视调查仪分到各地,情况更糟,更易污染。如北京收视样本户只有500个,调查人数少了更易操控,更易“收买”。去年,北京电视台经长达一个月的跟踪数据分析,认定北京地区样本户疑似遭受污染。其影视中心副主任严澍说,“如果连北京的样本户都遭到了大规模的污染,我们真的不敢想象全国范围的收视率作假行为已何等嚣张。”《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曾爆料:有机构称只要每年投入5000万元,就可以把电视剧收视率推进全国十强。这一现象已不是简单的收视造假,而是收视腐败了。
更有意义的是,身在央视的张泽群尖锐地指出,央视索福瑞是一家有美国资本进入的中外合资公司,不仅收视率调查方法、评价体系不公开、不透明,而且,外资进入就会拥有话语权,这里会有我国文化价值导向上的巨大隐患。用这样的评价体系来决定中国电视节目的价值导向,其实不符合中国国情。由此,他建议,要让美国资本从央视索福瑞公司退出。这一建议显得理直气壮。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导向交由别人掌控。这一点,相信美国也同样如此。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