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松江区叶榭镇团结村19岁女生徐晶晶的家中,没有一丝新春气氛。在肢残父亲于除夕病逝后,这个瘦弱娇小的女生骤然成为一家之主,与智残母亲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虽然已有好心人捐来1.2万元,镇残联和村干部也安慰她会尽力相助,不过,压在肩头的十几万元债务仍然让她备感沉重。
忆父亲 从不透露生活艰辛
诞生在父母双残的家庭,徐晶晶的生活并不美满,不过,流泪追忆父亲,满满的都是感恩。“母亲几乎很少和我们说话,我的心里话都是对父亲说的。他一直鼓励我坚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为供我读书,父亲每天早上六七时驾着残疾人车出门,做点修锅、配钥匙的小活计,天黑才回来。他碰到残疾顾客还全部免费,从来不对我透露生活的艰辛。”
徐晶晶回忆说,一直到去年父亲病重的最后阶段,她才知道,为了筹措她的学费和自己的医药费,父亲已欠下十几万元债务。然而,去年她考上大学后,父亲还执意给女儿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近2000元的手机。如今,电脑和手机是徐家仅有的两件“奢侈品”,也是女儿珍藏的关于父爱的记忆。
原本,全家靠每年累计几万元的低保和各种补助收入尚可度日,但是,父亲近五年来病痛不断,拖垮了身体,全家也陷入窘迫。
为补贴家用,从高一开始,徐晶晶就四处打工。住校期间,她每月的生活费仅五六百元,最近一次买衣服是去年在小店花30元买的一件T恤衫。父亲弥留的最后九天,几乎都由她陪伴。父亲走得并不放心,一再叮嘱“这个家以后都要靠你了”。
知感恩 课余乐当志愿者
经常接触徐家的村干部和助残员说,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徐家人从不主动向政府伸手,对社会给予的温暖,一直很感恩。不善言辞的徐晶晶和爷爷也特意告诉记者,正月初五这天,一对不速之客让他们十分意外。
徐晶晶曾在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松江分校接受义务补课。这天上午,分校负责人石凤英和志愿者唐晔上门探望,意外得知徐父去世,唐晔不仅当场转交好心人捐赠的2000元,还专门去饭店买了8个菜回来,让一家人吃上一顿热饭。之后,唐晔又将从朋友圈募来的1万元善款汇给徐晶晶。徐晶晶事后得知,那天是唐晔的生日,他将助人作为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徐晶晶说,一直以来她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所以,从大一开学起,她就去医院当志愿者。这几天晚上思念父亲夜不能寐的时候,她还想着以后要回到兴家,为其他残疾人子女义务补课。不过,正如石凤英和邻居们说的,首要的,徐晶晶还是要先挺过眼前的难关,凑齐接下来几年的学费,等毕业工作后还清债务,让母亲和爷爷安享晚年。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