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电厂
王文佳
■ 发电厂内景,上为运转了70年的发电机,下为石壁上所刻参与电厂设计的五所大学校徽 图TP
■ 通往发电室的大门上方是陈立夫的题字“入天门而夺天工” 王文佳 摄
  本报记者 王文佳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天门河的地下溶洞内。沿着幽暗的石阶走过约30米得以见光,昏暗的黄光下,一身黑漆、平行排列的两台发电机让人肃然起敬。走到发电机后面,铭牌上的字还依稀可见:“GENERAL ELECTRIC”“MADE IN USA”“YEAR 1942”(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制造,1942年)。 

  昔日,它们通过“驼峰航线”远跨重洋而来,成为我军41兵工厂的动力后盾。70年过去了,这两台抗战功勋依旧矗立于此,源源不断地向外输电。 

  据说,德国人曾沿着滇缅公路一路寻找它们的踪迹,却未能得见;美国勒菲尔公司得知自己上世纪40年代生产的机组还在服役,派人前来提出购回,也被婉言谢绝。这是中国军民顽强抗日的有力见证,弥足珍贵,不可挪移。 

  入天门而夺天工

  随着桐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健,记者走进了贵州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天门河水电厂。

  走进水电厂大院,左侧一栋橙色欧式风格建筑是配电房,也是主控室。一排陈旧的仪表柜上,美国通用公司的商标依稀可见。头顶上的四页木质电扇也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电厂的负责人杨明华正在工作,他介绍,两台发电机都是全自动的,工作人员不需要待在发电机旁,只要在这里观察仪表盘是否异常即可。他接管电站六七年,发电机也没有做过大的休整,只需要每年枯水期稍微调试一下,质量相当过硬。 

  向下的楼梯通往地下机房。桐梓县史志档案局退休干部杨隆昌介绍,这是出于防空的考虑,在设计建造中,为了避免日军飞机轰炸,水轮机、发电机都建在地下岩溶洞中。 

  机房入口处有一铁门,上书“入天门而夺天工”七字,这是当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的题字。往下,沿着幽暗的石阶走过约30米,得以见光,这是一个深8米的竖井,起透气之用,抬头望去,“天门河水电厂”六个大字和上方的厂徽、下方的龙头尽收眼底。左手边有一块《纪事碑》,记录着当年发电厂建厂前后的故事,只是风雨侵蚀,已经模糊不清了。

  站在竖井处,不远处传来发动机的声音,循声往前,终于得见两台发电机的庐山真面目——覆盖着一层机油的发动机表面看不出明显的锈迹,如果不是听过介绍,你难以想象它已经运转了70年,一身黑漆、平行排列的两台发电机在昏暗的黄光下让人肃然起敬。走到发电机后面,铭牌上的字还依稀可见:“GENERAL ELECTRIC”“MADE IN USA”“YEAR 1942”(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制造,1942年)。 

  发电厂的历史遗址还有数处。沿着发电厂往山上走约2公里,就是小西湖。一块横碑上有蒋介石题写“中正坝”三字,反面的字迹则早在文革时就被磨平了,只有在文物管理所的资料中,还能找到当年上面的文字:

  嗟嗟石工,黄帝子孙。不期而会,众志成城。胼手胝脚,风暴雨淋。夜以继日,无时安宁。或钻遂道,鸠面鹄形。或涉冰流,彻骨寒心。冬无寸被,夏抗蚊蝇。衣不蔽体,食止酸辛。已惟一饱,妻孥何存。偶为山怒,折肢亡身。来如落叶,去如飘萍。岂免苛虐,胡云功成。君甘劳力,我愧劳心。劳心沾誉,劳力埋名。悠悠溱水,巍巍天门。象尔石工,终古留馨。 

  这是水电厂建成时,时任总工程师陈祖东所作《石工歌》。历时三年,几千石工,忍冻挨饿,历尽千辛才建成如此一电厂,为的就是抗日!

  深山溶洞里的电厂

  1944年,美国军官卡尔少校亲自护送着百余吨的发电、配电设备,从印度起飞,沿着“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飞抵昆明,来到这里。此行还创造了当时中印空运重件纪录。“沿海城市港口都被日军侵占,从水、陆无法运往国内,只能首先由万里之遥的美国本土,漂洋过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经驼峰航线运到昆明,再经滇黔公路翻越崇山峻岭运至贵州桐梓。”刘健说。 

  这些设备中,包括两台由美国勒菲尔公司出品的水轮机,总马力1000匹;两台美国奇义(通用)公司产的发电机,总容量720千伏安(576千瓦)。在上世纪40年代,这样的发电设备不仅中国前所未见,即使在全世界也属一流。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大半个中国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38年春,广东石林兵工厂迁移到广西融县,旋即迁来桐梓县城郊傅家龙洞,搭简易工棚生产。巩县、江陵、沈阳兵工厂也相继迁来桐梓,合并为41兵工厂。最初的生产动力是两台柴油机,为保障生产急需,专门成立一个汽车队,派12辆汽车去重庆运输柴油。作为黔北大门,又紧挨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41兵工厂承担着沉重的生产任务。然而沿海各贸易港口全被日军侵占,柴油进口越来越少,抗日前线亟需武器,动力告急!兵工厂厂长钟道昌少将与兵工总署俞大维拍板,利用天门河的水力资源建造水电厂。 

  中国工程学会会员及水利工程学会会员陈祖东临危受命担任总工程师,此后又通过老同学、老朋友、老乡关系聘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工业大学五所高校的专业人员,参与电厂土木工程设计。70年过去了,潮湿的发电室侵蚀了很多历史印迹,但通往地下水轮机室的门楣上,五所大学的校徽依旧清晰可见。 

  红砖粉加糯米当水泥

  电厂的土木工程包括水库(容量30万立方米,占地面积20余亩)、动力滚水坝(高6.5米,长37米,厚5.2米)、明渠(463米)、暗渠等。 

  附近的老百姓都是常年定居在此,不少人从父母口中听说过那次天门河水电站的修建过程,他们说,当年因为没有水泥,砌大坝、水渠、厂房扣缝用的全是红砖磨成粉,再加上糯米等精料。红砖磨粉全是用牛拉,牛都累死很多头。 

  杨隆昌也说,电厂的建造难度超乎想象。土木工程于1942年春月开工,陈祖东就聘请了金城、上海等八个公司,大量桐梓县民工也参与到了水电厂土石方工程施工中。即使如此,也还是用了三年多时间,直到1945年4月25日,天门河发电厂才正式竣工发电。 

  70年来,发电厂持续运转,荫泽周边百姓。直到21世纪初,水电厂电力除供该厂附属的天门冶炼厂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外,还承担了附近4个村3000多农户照明用电。今年47岁的杨俊先家住松树坪,就在发电厂不远,她说:“从我嫁过来时,这里就有电用。”杨俊先说,自己新站镇的娘家很晚才通电,但是婆家这儿听说从上世纪60年代就用上电了。虽然水少的时候,“用电就像点那个煤油灯,忽明忽暗的”。 

  杨俊先说的水少主要是看小西湖。也就是天门河水电厂的上游水库,中正坝拦出的一百多亩的人工湖。“因为当时电厂工作人员大都来自江浙一带,思乡之情难以排解,于是就仿照西湖设了三潭印月等景观。”刘健说,小西湖因此得名,桐梓也因为这“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美誉而名噪一时。

  (下转A10版)   (上接A9版)

  张学良曾被幽禁于此

  这里还发生过一段传奇色彩的故事。1945年,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此,小西湖成了张学良在内地最后一个幽禁地。直到1947年春天被送往台湾,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这里过了1年零3个月与世隔绝的生活。 

  73岁的张桂仙老人,一直居住在小西湖边。从记事起,小西湖周围10多户农家,只有她家享有用电照明的特殊“待遇”,因为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住在她家,张将军的饭菜也是在她家厨房做好后端过去。 

  “张学良到之前,小西湖四周的山上就开始修筑碉堡,一共修了6个。”年过八旬的金亚群老人还记得张学良刚来时的场景。那是一天深夜,汽车的马达声将住在湖边的金亚群一家吵醒,透过竹林隐约看到在湖对岸有灯光闪烁。第二天,对岸的三座砖木结构房子和山上碉堡都住上了人。乡里人都说,这里住上了大官。一段时间后,乡里人才知道他是张学良,被软禁在这里了。 

  据说,张将军来后不久,湖心岛南端的柳树下,又修起了一个平台,上面还新盖了一间草亭。于是,当地老百姓便会常常看到张学良将军在特务副官和赵四小组的陪同下,从他居住的平房,下到湖边,再踏上专用的渡船到湖心岛去钓鱼。还听说,张学良在闲遐无事时,也常在流落到此方的退伍伤兵们打架斗殴时调解矛盾纠纷,每每遇此情况,他总是义愤填膺、声泪俱下地为他们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 

  如今,昔日艳丽娇俏的小西湖,容颜已衰,湖心亭早已不见了去向,三潭印月也只剩下残影。如今天门河电站已经并入国家电网,发的电直接变成了经济收益:“上世纪80年代,它俩最多一年能发370万度电,按照现在的计费标准,一年能赚四五十万,现在少了,也有十万多吧。”但是,并不是发电机跑不动了,技术检测指标一切正常,主要是没有水了。上游建起了天门河水库,小西湖的水也浅了不少。桐梓县文物管理所李冠英说,桐梓县还在考虑把水电厂建成水电博物馆,张学良幽禁地的旧址也有望恢复原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微信
抗战电厂
新民晚报新视界A09抗战电厂 2015-05-16 2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