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精墨妙画灵猴
晓笛
■ 颜梅华画猴
  ◆ 晓笛

  也许是猴子的好动无畏与敏捷机灵的特性,比较符合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天性,拉近了与人类的距离,使得人们对它有了亲近感,加上“猴”与“侯”谐音,又是中国人福禄寿禧中禄的部分,富贵吉祥、灵性可爱的象征,所以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猴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藏族先民、彝族、僳僳族、瑶族、土家族、羌族都以猴为图腾。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区,农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当地人说猴能保佑家里的娃娃平安,娃子长大后精明能干。三门峡、陕县一带古渡口码头上,在木船靠拢码头时系绳用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老艄工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猴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晋代阮籍作有《猕猴赋》,晋傅玄作有《猿猴赋》,明代吴承恩使"孙猴"升华为"齐天大圣",形成了登峰造极的"中国猴文化"。吴承恩笔下的猴王孙悟空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令人百看不厌。

  然而,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对“猴文化”的传播虽然很早,但很少被画家当作绘画题材,可能是猴画形象比较难画吧。如近现代画家中擅长画猴的也就是刘奎龄、刘继卣父子,还是以工笔和小写意为主,像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也都有猴画作品,不过属玩票而已。当代画家擅画猴的很少,尤其是大写意画猴更是屈指可数,海上画坛已90高寿的著名老画家颜梅华便是其中的高手。

  颜老先生的图画创作题材涉历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几乎无所不包,样样皆擅,实属全能型画家。因今年是猴年,颜老先生还专门创作了一批精彩的猴画作品,我们从颜老创作的形态各异的猴画形象中欣赏到深厚的笔墨功力。颜老画猴喜欢用大写意笔法,以水墨为主,淡彩为辅。画身体部分就廖廖几笔大块面就凸现其形,然后用淡墨线简洁勾勒出脸、耳与足部,再用淡赭色轻染而颊,焦墨点睛,山石、藤蔓花草等背景则用草书笔法点缀而成,使整个画面虚实相间,疏密有致,留白精妙,将一个个伶俐有趣的猴画神态跃然纸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金融城周刊/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闽中高人陈子奋
瓷雕“三不”猴
书法名师林仲兴
笔精墨妙画灵猴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笔精墨妙画灵猴 2016-02-06 2 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