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检往昔的剪报,得见新凤霞所写的《曹禺与吴祖光》(载在1994年11月24日新民晚报)。当年早已读过,现在重读还是兴味盎然。
文中写着“祖光跟曹禺是五十多年的交情,难得的好友”,曹禺称他们伉俪就是祖光、凤霞,新凤霞用曹禺这个笔名作为称呼,那么吴祖光又如何称呼他呢?不以他的笔名相称,而是直呼其本名家宝。我们都知道他原用的姓名即是万家宝。他的祖母“肇锡以喜名”,一直未改。
我获知吴祖光之称曹禺为家宝,是在上世纪80年代,大约是1985年吧,到北京参加某一学术会议,当时见到这两位“难得的好友”联袂而至,到则发言叙及剧专迁蜀往事,曹禺说了与吴祖光共事的情形,谈戏剧、谈校事,祖光总呼“家宝……”,吴祖光立即打断他的话。声言:“那时我绝对不敢叫你‘家宝’。”
吴祖光所说的“那时”,显然是指国立剧校(习惯上称之为剧专)由南京内迁四川江安的年月。创办于1935年10月的剧专,首任校长是余上沅,他“好不容易”请到曹禺来校教编剧课,应聘的这位教授只有23岁,与学生的年龄相差无几,也与担任职员的吴祖光年岁相近,其时一个是大名家,另一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无怪“绝对不敢叫你‘家宝’”了。然而他们之成为“难得的好友”,恰恰是在剧专开始建立的。
剧专内迁辗转到江安,是在1939年,曹禺以教授而兼校务主任,吴祖光也热衷于写戏,接连创作多幕话剧,共同的艺术爱好,相知互信的感情交谊,成就了他们终其一生相濡以沫的情分。尽管两人先后遭受劫难,也还是不忘其旧,不改初衷,堪称剧坛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