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清明前后去扫墓祭祖外还做些风格各异的地方小吃,在饱口福的同时,也包含着纪念先人的特别意义。
吃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是用新鲜的“艾叶”或“浆麦草”“麦青”捣烂挤汁与糯米粉糅和包上豆沙馅蒸制而成。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还是江南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以麦面为主料油炸而成,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亚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有名。
青精饭
青精饭是江苏点心,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叶的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饭色青绿,气味清香,吃口软糯,非常可口。
枣锢飞燕
是用面粉发酵后切成块状,形若飞燕,表面嵌入红枣蒸熟。枣锢飞燕起源于宋朝江南一带,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香甜软糯可口。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福建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泉州的“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仔煎、香菜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吃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区城乡,有吃芥菜饭的食俗。每年农历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肥似鹅”之说。螺蛳可炒、煮熟取出可拌、可醉、可糟、可炮制羹,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其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