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作为记者,向海清提一个问题,你会问什么?”在最近东方卫视热播的《女不强大天不容》里,海清第五次携手六六。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不再婆媳,不再家长里短,讲述的是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之下,传统媒体及从业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和转型之痛。在剧中,海清从实习生一路演到临危受命的主编,在剧外,笔者向她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以后最不想回答什么问题?”她转换角色,向自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你到底最不想回答什么问题?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开始吧。”
聊角色,重新认识“记者”
“你好坏。”海清大笑着回答了我的问题,“最不喜欢别人问,这次在片场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情?你是怎么理解和演绎这个角色的?这次的角色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海清说,在体验生活之前,她会觉得提这些空洞的问题,是记者不做功课不走心,也会很反感记者问明星隐私,哪怕不是她自己的。“但这次为了拍《女不强大天不容》我下了一个月基层,我好像重新认识了‘记者’。第一次去是一个笼统的学习,参观报社,后来就跟记者从早上开始开会,从五六七点钟开始开会,开全会,找选题,然后跟他们去跑各个口,跑完口以后写稿子,写稿子然后发稿子。”最辛苦一次,为了等一个采访对象,海清坐在水泥地上足足晒了四个小时太阳,结果还没等到。“一方面我对那些没有营养的套路问题多了一些宽容,记者每个星期有那么多人要采访,或许对我的作品和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另一方面,我现在会觉得,有些问题是不得不问,记者和明星,和公众关心的各种权益,天然就站在不同的立场,属性也不同。哪怕对方不愿意回答,我作为记者,也不得不问。”
说“我作为记者”的时候,海清很顺口,让人很想为她的下基层鼓掌。她很恳切地表示,这部戏最后的成败,要看多少观众真的关注纸媒的兴亡,“戏的宽度我不知道,但是它有深度。我首先想表达一个创作初衷,我觉得我们爱这个行业,六六跟我讲的时候,很多媒体为了采访,为了不断逼近现实,为了把事实真相公布于众,几乎性命都不要地奉献,我就很热血沸腾。”不过,对于开播以来,观众的一些质疑和挑剔,海清也努力解释说,“戏和真实生活是不一样的,它有人物架构人物关系,是要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戏剧走向。如果全真实的话,那应该是纪录片。这个戏它是一个故事,它有原型,但原型一定经过了一些改编,为了整个戏剧走向负责。”
聊表演,这次最少技巧
“现实题材特别考验编剧,六六写的角色也很立体,但这个角色跟我差很远。” 《女不强大天不容》讲述了都市报主任郑雨晴人近中年,一心只想着提前过半退休的日子照顾女儿,没想到报社突发状况,她临危受命成了主编。然而报社中问题严重,新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又汹涌而来,使传统纸媒受到冲击。在危机面前,郑雨晴勇敢学习新事物,完成蜕变,最终和团队一起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海清告诉记者,她当时接下这个戏,是因为自己和郑雨晴的人生选择是截然相反的,“她是跟我完全相反的一个人,这让我很好奇,也很想挑战一下。跟角色相处,不断去寻找‘她’的状态,一直是我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
但这一次,她没有当过领导,也不会跟大领导说话,更没有在将近一千个人的大会上以领导的身份发过言,“报社一把手,主编的身份,真的离我太遥远。尤其,这个角色在很多问题的选择上,和我自己的想法也不一样。虽然我好奇的也是这个,但不认同人物的逻辑,就真的很难演。”海清说开拍的头几天,她都一直没有找到状态,几乎每条拍完都恨不得看一眼导演,“一直演了快十天,我都是一边演一边问,‘这是郑雨晴吗?’还好,我很幸运的是这部戏是从实习拍起,挑了很多实习的地方,让我能进入角色。演到后来,我发现这部戏是我最少用表演方法和技巧的一部戏,是人物带着我往前走,我慢慢认同并且敬重她的选择,她的勇气和担当。”海清还有几分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拍我跳楼的那场戏,抓捕犯人的那场戏,有一根防火绳从上面下来的那场戏,一开始找的替身,但后来替身都害怕,替身都撤了,我自己上的。”
聊黄磊,“没事别来找我”
海清的表演的方法和技巧,大多来自于恩师黄磊“手把手”的教诲,“当年他其实还是英俊小生,但在我们心里,他就读书很多,脑子很好,至于外表,大概那时候他已经跟师姐在一起了吧,我们都没太大感觉。”海清说这些年自己都非常依赖黄磊,“读书时候一个再烂的小品交到他手上,三下两下就出了彩头。中途他去拍《人间四月天》,我就崩溃了。”忆起往昔岁月,海清自己也笑出了声,那会儿《骆驼祥子》怎么排都排不好,代课老师“循循善诱”了一下午,问她怎么想,她答说,“我在想,要是黄磊老师在,他会怎么说”,代课老师只得一个电话把黄磊从片场唤了回来。“第二天一见到黄磊,我就喜笑颜开的,戏也就演得顺了,他说你看你多天才啊,肯定能排好。我一听,这是又要抛下我们去拍电视剧了,就哭了,跟他说你不要糊弄我。”讲起那些少女一样没心没肺的时光,海清快要笑出眼泪了,“现在想想,最崩溃的肯定是代课老师。”
“认妈”的海清刚刚跟黄磊合作完电视剧《小别离》,杀青后她很认真地问黄磊,有什么要跟她交代的,黄磊也一本正经地说,我下面的话你可记住了,“我立马就拿出了手机,说那我录下来,结果他说,‘没事别来找我’。”海清嘻嘻哈哈地说,“没事时候我都找他们家孙莉,不找他,我们讨论讨论孩子的教育,有事的时候才找他。”
聊未来,要坚强要笃定
黄磊于海清,给过很多建议,讲过很多道理,但或许她记得最深的是这一句,“我们是演员,不是明星。是演员就没有红不红,只有戏好不好。”海清说,自己很幸运,7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做演员,虽然也想过放弃,但老天爷总把她拉了回来, “这些年,其实给我最大的压力只有戏好不好,但是现在对演员的评价似乎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最多是为了‘名’演戏,现在几乎都是为了‘利’,明明知道不是好东西,但还是很多人追捧。”海清没有言明,但时代的变化没人躲得过。“就像《女不强大天不容》,虽然故事聚焦在纸媒行业,但其实每个行业都可能发生变化。还是要坚强吧,‘女强’不是强势,也不是强迫,更准确地说,我觉得是内心的强大。”聊得起兴,海清也不忘推销一下自己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新剧,“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令人敬佩,只有内心的强大,才能冷静从容地面对一切变化和波折。时间的变化真的很快,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行业被重新改变和定义,如果你不主动拥抱它,你就会被时代落下。但是我想说的是,生活要从容一点。我已经过了用演戏来证明自己能或者不能的阶段,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知道很多人比自己演得好,所以就放轻松。”
没怎么演过武侠,也还没演过最时髦的穿越和古装,海清说自己都有尝试的兴趣,只要遇到合适的角色,“演戏我会慢慢地演,不着急。我至今没找到另外一个行业让我比演戏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