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学生创业正如火如荼,一个个传奇故事在各种媒体上快速传播。脑洞大开的创意火花,一拍即合的合伙人,络绎不绝的路演、孵化、众筹;激动人心的风投、IPO……仿佛,一切都触手可及,成功就在眼前。
果真是这样吗?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不是富二代,不是海归,没有专利,他和成功的企业家之间,其实相隔着万水千山。有数字为证: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那么,怎样才能跻身这5%呢?最近听到的一位80后创业者和她的“麻辣导师”的故事,给人以启发。这位创业者转述导师的话说:“创业并不是一夜暴富的美梦,而是千辛万苦的积累。”
这位创业者名叫孙文佳,一个平平常常的上海女孩。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创业甚至没有父母的支持,有的只是一股热情。很自然,她由于没有经验而失败了。这时,她遇到了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导师。这位导师便是杨浦区江浦大学生创业园负责人王丽华。王丽华既肯定了小孙的创业梦想,“女人要有理想才会让自己活在当下”,又告诉她,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王丽华建议她先就业积累经验。
看到小孙对母婴行业感兴趣,王丽华介绍她到创业园旗下的一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起初小孙觉得在公司呆几个月就行了,没想到竟干了整整三年,而且在公司期间,每当她对一个岗位摸索透彻、操作自如的时候,王丽华就让她调岗,使她不断处于“陌生、了解、熟悉”的过程,大脑始终高度紧张。当她又一次接到岗位调动的通知时,她觉得快崩溃了,决定提出辞职。然而,一句“你还记得你的创业梦吗”的问话,让小孙明白了王老师的苦心。在这三年里,她了解了公司部门工作的安排、成本核算的方式、营销模式的建立,也懂得了团队的组建、客户的维护,以及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不知道这些经营管理的ABC,怎么可能当好一个老板呢?
终于,“麻辣导师”认为小孙“萝卜干饭”吃得差不多了,鼓励她开始第二次创业。孙文佳创办了一个名为“生了吗”的网络母婴服务平台,为社区内新生代父母开展孕前、孕期、产后、婴幼儿期的专业指导,通过微信平台、讲座、沙龙等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现已有会员1万余名。去年,“生了吗”在Welight国际青年创新峰会创新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麻辣导师”,肯定不会有小孙后来的一切。
时下,政府已经看到了创业成本的提高对青年创业者的阻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创业见习、创业培训,甚至还有房租补贴、社保费补贴、开办费补贴……而在青年创业活动中,不仅需要场地、资金、技术等“硬”要素,还需要“软”要素——有智慧的创业导师以及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和引领。
让人欣喜的是,如今的不少众创空间已经关注到这一点。最近,在杨浦区江浦街道这个面积仅2.39平方公里社区里,出现了一个“五园一网”创+创客联盟。这个联盟联合了社区内的五大创业园区,其中既有“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园-江浦创业服务超市”,也有亚町文化创意园、智慧树科技创新创业园、海上海电子商务园、宝地现代产业园等企业开办的园区,加上上海高校创业专业团队联盟“胧爱校园网”民营创业孵化器,携起手来为青年创业者服务。
这“五园一网”如同一个没有围墙的众创空间,聚合了100多家企业的资源,为更多的孙文佳们提供实践、见习、项目孵化的场所。今年暑假,有40名大学生在江浦街道创业孵化园中进行了创业实习,接下来,他们就将到这“五园一网”中去预孵化,接受更完善、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孵化服务。同时,这些企业中的成功创业者、高管也将作为创业导师,伸出热情的手,对90后创业者扶一把,使得他们少走弯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更是漫长的。我们期待,有更多像王丽华这样的“麻辣导师”,能够为一个个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开出药方,帮助他们积累经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