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贩卖信息已成黑色产业链
叶薇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背后,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包括专门收集、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链”,专门买卖银行卡、帮诈骗分子迅速转移骗款的“资金链”等。

  由于没有门槛,贩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与日俱增。他们开设各类“数据挖掘”“信息咨询”公司,专门倒卖信息,已形成“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交易模式,团队作案。有一些专门用于信息买卖的QQ群,如“菠菜”“料主包养”“拦截马”。为了增加隐蔽性,群头像有时是一堆美女、有时则会标注隐晦的“稳赚计划”“注册有礼”等。

  业内人士李军透露,QQ群中,信息被称为“料”,相较于售价几毛钱的身份证、手机信息,兜售支付宝余额“料”和各大银行“料”的人是群里“大户”。比如支付宝“料”,就包括用户登录和支付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快捷账号,余额1000元以下的支付宝售价80元、1000至3000元售价150元,额度越高,售价越高,大家均默契地先付款后拿“料”。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5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民生上海
   第A23版:民生上海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国际新闻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家装专版
   第A28版:文体新闻
   第A2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3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3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34版:家装之窗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新民法谭
   第A37版:新民法谭
   第A38版:新民法谭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
   第B02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3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4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5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6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7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8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09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0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1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2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3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4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5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B16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电信企业要确保主叫号码真实
贩卖信息已成黑色产业链
开学季电信诈骗七大陷阱
骗子最爱金融理财类诈骗
新民晚报要闻A05贩卖信息已成黑色产业链 2016-09-09 2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