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虹口2.5公里最佳看台也要建成最好舞台
方翔
■ 鸟瞰虹口滨江 供图 上海航拍联盟 制图 叶聆
  本报记者  方翔

  ■ 起讫点 东起秦皇岛路,西至外白渡桥

  ■ 全长 全长约2.5公里

  ■ 计划全部打通时间 2017年年底

  ■ 目前沿线主要景观 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建投书局、上港邮轮城等

  ■ 需要拆除或迁移的主要设施/建筑 

  国服中段和东段正在建设,需要扬子江码头置换等

  “阿拉老早都住在这里的,后来动迁了,今天跟老邻居一起来看看。”在虹口滨江国航中心段,几位老阿姨正结伴在江边拍照,“这里风光老好的,对面就是东方明珠,旁边还能看到海关大楼,绝对是无敌江景。”

  对面是高大上的陆家嘴,正前方就是拥有万国建筑的外滩,虹口滨江岸线可谓最佳看台,而在规划中,这里还将会成为最好的“舞台”。

  “大码头” 华丽变身

  在上海中心城区中,虹口区是唯一一个由三条水系贯穿的城区。有关史料记载,轮船招商局组成后,突破了轮船码头均为外商把持的局面,收购兆丰路(今高阳路)东侧的耶松码头,改建成为招商局北栈码头,后又购进耶松老船坞,清光绪三年收购旗记码头,两处连接组成招商局中栈码头。由于吃水较深,经常停靠远洋轮船,区别于十六铺一线的近海沙船码头,人们称呼这一岸线的深水码头为“大码头”。

  “大码头”连接着天津、福州、长沙、台湾等“洋务运动”的重要口岸。中国正是从这个“大码头”驶入了近代经济时期。1922年,爱因斯坦来上海时,正是乘坐的日本邮船从汇山码头(属北外滩滨江区域)登陆。

  上海解放后,更是有很多国家元首通过这个水上门户进入上海。上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坐船来上海,从当时的外虹桥码头(现在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位置)上岸。在2002年之前,虹口北外滩沿江一直是上海外贸进出口货物主要的集散地。

  “现在的虹口滨江岸线从秦皇岛路到外白渡桥共2.5公里岸线,从东至西分别为国航中心段(秦皇岛路-公平路),置阳段(公平路-高阳路),国客中心段(高阳路-虹口港),扬子江码头段(虹口港-海鸥饭店)。经多年开发,目前国际客运中心段、置阳段、国航中心段(西块)已经建成并开放,国航中心段(中、东块)正在建设中。”虹口区规土局局长张雷表示,未来将通过绿色出行、绿色体验,提升北外滩滨水地区的品质。以北外滩第二层面空中绿街为基础,串联重要商务商业区域并构建覆盖全域的慢行交通系统,围绕区域内现有轨交4号、12号线的5个车站、规划19号线以及海门路55号地块公交枢纽等基础交通设施,并通过公平路地下整体开发以及公共空间及慢行体系的合理布局,形成围绕轨交站点的慢行体系和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以往,游客从外滩走到外白渡桥便折返。北外滩和外滩之间仿佛存在着看不见的‘天堑’。”张雷表示,等到扬子江码头实现功能置换后,北外滩沿黄浦江将形成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带,通过苏州河口的步行桥,北外滩和老外滩滨江空间将连成一体。

  文化消费 双翼齐飞

  “工作时间压力大,茶余饭后,大家结伴来走走路,既能看风景,还能活动筋骨。”正在北外滩滨江百姓健身步道步行的王小姐说,“我们周边商务楼的白领都喜欢中午到步道上走走。”

  除了步行之外,在国航中心段的建投书局也成为了虹口滨江的一道风景。“我们2013年来到北外滩的时候,当时这里还没有人气,但是当时区政府向我们介绍了北外滩的前景,这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建投书局董事长滑雪说,“现在滨江沿线的开发,与我们当初的设想完全一致,并且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等到明年年底滨江沿线全部贯通之后,肯定会带来更多的人气。”

  建投书局的阅读区设计匠心独运,轻轻移动一扇门,门后豁然显现八米高的书墙,因此也被读者称为“霍格沃茨魔法书院”。长且宽阔的大落地窗,使得读者不论处在房间的哪一个角落都能欣赏到窗外美丽的江景和陆家嘴建筑风光,视野极佳。“我是去年10月来到这里工作的,今年7月建投书局重新装修开张之后,明显感受到人流量上升。我们客群定位以城市精英商务人群为主,销售以人物传记和人文社科为主体的精品图书和国内外一线文创品牌,同时提供手工制作的咖啡饮品,接下去我们就将举行鲁迅主题书籍的展示。”建投书局品牌营销部业务经理张丽华说,“这段时间,不仅是顾客多了,而且到这里办论坛和活动的机构也很多,很多人都是被虹口滨江吸引过来的。”

  在建投书局旁边,是北外滩首条商业街——星乐汇。据星乐汇招商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商业街分为西块、中块和东块三个部分,目前启用的是已建成的西块部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近30家商铺,有酒店、快餐店、便利店、咖啡店、书店等。“星乐汇的西块部分开业一年多来,商户的经营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开业的时候,几乎没有客人,我们送饮料都没有人来,现在随着北外滩的开发,人流已经明显上升了,特别是在双休日的时候,不少的游客都会选择在这里就餐。”

  “我原来也不知道有这家店的,一个朋友参加了9月初的上海国际易跑赛,起点是虹口足球场,终点就在这里。当时他就跟我说这里很不错。”李先生刚从建投书局买好书,坐在星乐汇一家咖啡店等女朋友,“感觉还蛮好的,等会儿我们去那边的一家茶餐厅吃晚餐,晚上再到江边逛逛。”

  金融航运 双核驱动

  相比商业氛围渐浓的国航中心段,国客中心段的转型才刚刚露出曙光。根据相关规划,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主要接待7万吨及以下级的邮轮,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主要接待7万吨级以上的邮轮。原本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为母港的一些全球著名的邮轮公司,纷纷将母港设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这对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在邮轮产业上比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早走5年的北外滩目前定位于构建邮轮要素市场。

  “上港邮轮体验中心将于9月30日正式揭幕,市民可通过现在最时髦的VR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邮轮生活。当市民对某一邮轮感兴趣时,推动移动屏幕上相对应的船体,就可以查看该邮轮的详细信息,包括邮轮上的各类餐饮娱乐设施及船上的精彩活动,让市民直观体验邮轮船上的实景。”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副总经理徐珏慧说,围绕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上港邮轮城将依托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中高端餐饮美食、跨境通线上购物及线下体验店等全新项目,打造黄浦江沿岸商业新地标。“像我们的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依托上港的优势,许多进口商品都是在其他店很难看到的。”

  早在2012年,交通部和上海市政府签订《关于加快推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深化合作备忘录》,北外滩成为交通部认可的国内唯一航运服务总部基地。目前在北外滩集聚的航运要素功能性的机构有30多家,比如,有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上海海事局、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上海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中心、上海世界海事大学中心、上海船东协会等等。

  2014年,由新华社和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强强联手、共同编制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北外滩海鸥饭店首次正式发布。目前北外滩汇聚了4000多家航运服务企业和3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是中国大陆航运要素最齐备、航运企业最集聚、航运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北外滩承接了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在航运经纪、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外商独资邮轮公司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

  按照“十三五”发展目标,虹口区航运业发展定位为“一中心三基地”。“一中心”即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中心;“三基地”即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企业总部基地、国际船员服务基地、航运创新产业发展基地。其中,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上海北外滩航运中心两大项目建设正按期推进。

  空中绿街 地下走廊

  从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出站,直接走上“空中绿街”,就可以眺望不远处的黄浦江。而同样是从提篮桥出发,除了“上天”,还能“入地”经过“地下公平路”直达北外滩。这并不是幻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我们的规划将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构建地下—地面—空中连廊(平台)相结合的立体步行系统,串联滨江三个层面。其中,北外滩地区星港国际中心将结合轨交12号线提篮桥站和公交枢纽,发挥交通枢纽可达性优势,地下通过通道与北外滩第二、第三层面商办地块连通,并通过公平路地下(东长治路至滨江)整体开发,构建起北外滩二三层面与滨江的便捷联系。”虹口区规土局副局长罗翌弘表示,北外滩第二、第三层面规划形成“空中绿街”,一方面为核心商务区的白领和消费人群提供宜人的露天活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跨东长治路的多条空中连廊,提升交通可达性和滨江景观资源的辐射能级。

  一头是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一头是上港邮轮城,这条长118米、宽7米的地下通道,从2013年底开工至今,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不久的将来,市民和游客乘坐12号线从国客中心站出来,经过这个地下通道,就能登上北外滩滨江区域,一览浦江两岸的风光。据介绍,北外滩地区规划为四大街区:北外滩核心区主要是商务文化街区,舟山路为历史创意街区,虹口港附近包括音乐谷地区将成为亲水休闲街区,苏州河口则为乐活商业街区。

  北外滩集聚办有关人士表示,不管是第一层面中央商务区建设,还是二、三层面城市综合体规划,北外滩都追求“特色鲜明”。首先,在发展定位上,北外滩已经与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陆家嘴形成了“分工、协调、互补”的错位发展格局。在随时关注国家邮轮产业政策动态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如探索与宁波、舟山等周边海港城市之间在邮轮经济领域的合作联动,实现旅游资源和优势互补,营造北外滩建设发展的独特优势。

  经过多年推进,北外滩核心区域几大重量级的商务商业载体即将建成。星荟中心、金融街(海伦)中心等将为北外滩地区输送多幢“高帅”甲级写字楼,它们的建成将为北外滩区位联动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颇具虹口特色的地方还在于,黄浦江连接着苏州河与虹口港,滨江滨河景观资源丰富。虹口区规划拟通过景观连桥与老外滩形成连续的滨江景观带,虹口港-俞泾浦滨水步道三期(大名路-汉阳路)也将开工建设,今后,市民可以沿着滨水景观步道,从北外滩滨江区域直抵音乐谷、四川北路。

  “挑高4米,尽享无敌江景;临水行走,沿河直达江岸。”这不是地产广告,而是北外滩未来的美好愿景。追忆悠久历史、感受海派文化、体验邮轮休闲生活、引领现代时尚的好去处;从北外滩沿着黄浦江将形成公共的开放空间,从外白渡桥一直可以走到秦皇岛码头。虹口滨江一体化的景观带,在不远的将来就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北外滩规划总平面图

  ① 北外滩彩虹桥  袁杰 摄

  ② 北外滩音乐广场  袁杰 摄

  ③ 公平路轮渡站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④ 建投书局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 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广告
虹口2.5公里最佳看台也要建成最好舞台
期待北外滩让下一代自豪
新民晚报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A05虹口2.5公里最佳看台也要建成最好舞台 2016-09-28 2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