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北外滩让下一代自豪
方翔
■ 今后从北外滩沿着黄浦江将形成公共的开放空间,从外白渡桥一直可以走到秦皇岛码头 本报记者 陈正宝 摄
  “我原来在公安系统工作,后来到街道工作,在北外滩旧改动迁时,我担任征收群众工作组组长。”原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党工委政法委书记徐仁祯说,“在动迁的那段岁月里,我遇到过许多事情,让我今生难忘。”

  据徐仁祯介绍,现在的白玉兰广场所在地,原先是一个棚户区,当时这里的居民,许多是港口码头的工人,因而人口密度也非常大。“一些动迁居民的生活条件之困难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几乎是不能想象的。在这里,如果拥有一个阁楼,基本上已经可算是‘配套生活设施’了,因为在上面可以洗澡。许多家庭,特别是一些孩子已经大了,结婚之后,洗澡都是靠一个房间内拉着帘子。晚上大小便都是用马桶,早上再到弄堂口倒掉。至于做饭就是在家门口搭个棚,生个煤炉。”

  “当时居民希望动迁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他们不少都是当年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但是真的要动迁之前,还是有着很多的顾虑,特别是在动迁后期,周边的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如何做好他们的工作,就成为了我重点关注的问题。”徐仁祯说,“我当时就跟居民们表态,现在的旧改新政是一杆到底,希望居民们牢牢把握机遇,早签早得益,旧改征收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居民争做旧改‘宣传员’,不听谣、不传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凝成一股绳的干劲,共同完成旧改动迁工作。” 

  “这里的动迁工作让我今生难忘,如果没有居民们的配合,今天这座浦西第一高楼就不可能拔地而起,”徐仁祯望着白玉兰广场说,“我算是一个‘老虹口’了,我对于虹口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当年‘走走逛逛其他路,买卖请到四川路’的辉煌,还是现在虹口足球场地区龙之梦的繁荣,我都见证了。今天我更希望我们的北外滩能够被更多人了解。这里曾经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更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但我希望这里能够成为更多人了解虹口的一个‘窗口’,我也期待着当我们的下一代提起北外滩的时候,是充满自豪的。”

  本报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 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广告
虹口2.5公里最佳看台也要建成最好舞台
期待北外滩让下一代自豪
新民晚报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A05期待北外滩让下一代自豪 2016-09-28 2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