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清晨,站在阳台上,看到小区里的年轻人开着各色坐骑出小区,汇入上班的洪流,奔向忙碌的新一天,留我们老人独自在家。有点羡慕,更有点惆怅。
保姆小G见我有些落寞,建议道:今后我教你认认小区停放的汽车好吗?呵呵,我深谙她良苦的用心,她知道我这个老人是走不进年轻人的世界了,那么看看年轻人是骑着怎样的坐骑驶向外部世界的也好啊。
从此有驾照且内行的小G充当了我的老师,小区便是露天小车展馆。过去散步嫌这些横七竖八乱停的汽车碍事,现今很乐意在其中穿行并近距离接触它们呢。
识车主要看车的标牌。看,四个圆环横向相连的是“奥迪”,三个子弹头竖着的是“别克”,车头圆圈里飞翔着一只海鸥的是“马自达”……就这样我慢慢还结识了“雪弗莱”、“凯迪拉克”、“奔驰”、“丰田”和“大众”等车一族。原先所有小轿车在我眼里大同小异,仅有颜色和大小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渐渐地发现它们和人一样也分三六九等,什么马配什么鞍,同样什么人开什么车。这引起了我从看车到看人的兴趣。每当看到一个年轻人走向车群,我会不由自主地揣度他(她)是开“奔驰”、“宝马”还是开“大众”的?是自己挣钱买的还是伸手向老爸老妈讨要的?后来竟至在电视新闻近镜头里一看到某某车,也会猜度车主背后的人生和故事。这十分有趣。
老了,既不买车,更不开车,认识汽车有意思吗?
在我,是有的。
识车,不仅记车的品牌名,连等级、排量、马力,“老师”都让我记。这对日衰一日的老人不是一件易事。正因为不易,它要求我付出比背诵唐诗宋词更多的精力。我越来越享受识车的过程,尽管前学后忘记。不是吗,它激活了我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兴趣,拉近了我与年轻人的距离,重新激活眼看就衰败至极的记忆力。
人老了,不能总谈养生,不能总说病痛,更不能总坐在麻将桌旁。学些新生事物,人的精神面貌会焕然一新。新的面貌会带来愉悦,愉悦必然带你“驶”上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