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昆《飞夺泸定桥》融入交响乐演出新高度
孙佳音
  本报讯(记者  孙佳音)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由北方昆曲剧院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联合制作的“爱我中华 砥砺前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演出”大型原创昆曲史诗《飞夺泸定桥》(见下图),受邀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10月21日晚间、22日下午及晚间,于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三场。

  将“飞夺泸定桥”搬上昆曲舞台,在北昆的历史上并非首次,这戏可说是北昆的保留传统剧目。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昆的前辈艺术家们就曾经创排过昆曲武戏《飞夺泸定桥》,此后又先后于80年代和新世纪初两度复排。作为这部北昆“传家戏”的第四度亮相,除了剧名外,本次推出的大型原创昆曲史诗《飞夺泸定桥》与前作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版的《飞夺泸定桥》是作为简单的昆曲武戏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的,本次重新编排创作的新版本则是一部故事线索完整、表演文武兼备的大型剧目,演出时长也增加为适应现代剧场演出的一小时五十分左右。新版的《飞夺泸定桥》不仅内容得以充实、人物更加丰满,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本次北方昆曲携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强强联合”,将后者有着优良传统的交响乐与合唱融入到昆曲演出中,以打造全新的视听盛宴。据介绍,现场伴奏乐团人数超过65名,也就是说婉转的昆曲唱腔、精彩的武戏身段,将与壮阔的交响乐、混声合唱的相互配合,将革命英雄史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比之传统武戏,如今重装上阵的《飞夺泸定桥》无疑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大胆启用青年演员塑造革命形象,也是《飞夺泸定桥》的一大重要突破。人气颇高的优秀青年演员翁佳慧与朱冰贞曾是昆曲《红楼梦》中“宝黛”的饰演者,更是《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这一次她们颠覆性地分别饰演红军司号员小石头和少数民族姑娘阿米兹。对于她俩而言,人物形象的塑造,下了极大的功夫。而除了唱念与表演以外,最大的挑战是导演还为她们编排了大量武戏,熟悉她俩的昆曲戏迷,绝不相信《飞夺泸定桥》中的这二位是他们熟悉的金童玉女,而对于喜爱她们的戏迷而言,这也成了本剧值得一看的亮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一扫
导读
获选是对中国音乐的肯定
北昆《飞夺泸定桥》融入交响乐演出新高度
从“常熟路100弄10号”走来
新民晚报文体汇A09北昆《飞夺泸定桥》融入交响乐演出新高度 2016-10-09 2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