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英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新陈代谢放慢,也就是说,经产妇更容易超重,甚至肥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孕前和孕期的营养指导存在误区。这部分孕妇对超重和肥胖没有重视,家里老人对此也不以为然,认为“反正不要自己生,剖宫产就可以了,所以无所谓有多胖”。“其实,这种想法是严重错误的,”唐龙英指出,“尤其对于二胎妈妈来说,孕前超重的就比较多,孕期体重增长太多带来的风险更大,且对产后的伤口恢复来说也是一个大麻烦。”
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会增加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难产、产后出血的风险,生出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对母婴健康非常不利。巨大儿长大后还会增加肥胖、患II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一般来说,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千克左右最为合适。具体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12千克为宜;孕前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的女性,孕期体重可以增加14-15千克;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7、8千克为宜。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具体来说,一个标准体重的孕妇,孕16周前体重增长不应超过1.5千克;孕17周至30周体重增长每周不应超过400克;孕31周至分娩时,体重增长每周不应超过500克。
为了控制体重过快增长,除了要合理饮食外,怀孕前、怀孕后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也有利于自然分娩。唐龙英认为,二胎妈妈做运动要量力而行,运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对于没有运动细胞的准妈妈来说,最好的运动是散步、快走;平时运动能力较强的孕妇,则可以尝试瑜伽、游泳等难度略高的运动。不过,如果没有专人指导,孕妇最好不要像国外的那些孕妇一样尝试太剧烈以及太高难度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