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新民健康大讲堂/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龄产妇,二胎不是“想生就生”
左妍
  二胎政策是放开了,但孕育的大门并不是畅通无阻的。有相当一部分准备生二胎的妈妈已经步入“高龄”的行列。对于这些人,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金皖玲有话要说:即便是生产第一胎很顺利,生育二胎也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

  金皖玲指出,高龄产妇生育二胎存在着几大风险:比如无论身体素质,受孕机率还是产后康复的速度都大不如前;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难产、产后出血、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胎儿出生缺陷等的几率也会增加。

  金皖玲进一步解释,近年来,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病因的构成比变化较大,最为突出的是胎盘因素逐渐取代宫缩乏力而成为了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目前子宫切除的首要病因。高龄经产妇由于身体机能减弱,对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导致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并发症。其次,前置胎盘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妇女年龄的增加,子宫血供不足,越来越多的胶原蛋白替代了子宫肌层动脉壁的正常肌肉成分,这些血管壁损害可以限制动脉管腔的扩张,继而影响胎盘的血运,这些情况被推测有可能在高龄孕妇前置胎盘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高龄妇女子宫内膜损伤增加,她们再生育时往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分娩史、子宫手术史。由于多次清宫,子宫内膜受损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改变,胎盘血供不足,为摄取足够的营养,胎盘面积扩大,延伸至子宫下段,使前置胎盘和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增加。

  生活中,生二胎还存在着很多突发性的健康威胁。二胎整个孕期比一般孕妇更为谨慎,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要加强保健。在饮食上,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又不要吃得过多,并要适当进行体力活动,防止胎儿过大。此外,二胎妈妈还要注意孕期心理卫生。有些二胎孕妇自确诊怀孕后,就忧心忡忡,担心分娩时会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心理对孕妇和胎儿都很不利。

  虽然分娩的风险不少,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规范而细致的孕前和孕期检查来发现。因此,高龄女性生二胎应具备“归零心态”,千万别以“过来人”自居,做好充分准备,配合规范的孕前、孕期检查,可以将高龄生育二胎的风险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阳光体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蓝天下的至爱
生宝宝尽量在35岁之前怀孕
孕期平均体重增长12千克为宜
高龄产妇,二胎不是“想生就生”
水中分娩有助减轻疼痛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大讲堂/新民健康A24高龄产妇,二胎不是“想生就生” 2016-10-26 2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