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皖玲指出,高龄产妇生育二胎存在着几大风险:比如无论身体素质,受孕机率还是产后康复的速度都大不如前;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难产、产后出血、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胎儿出生缺陷等的几率也会增加。
金皖玲进一步解释,近年来,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病因的构成比变化较大,最为突出的是胎盘因素逐渐取代宫缩乏力而成为了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目前子宫切除的首要病因。高龄经产妇由于身体机能减弱,对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导致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并发症。其次,前置胎盘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妇女年龄的增加,子宫血供不足,越来越多的胶原蛋白替代了子宫肌层动脉壁的正常肌肉成分,这些血管壁损害可以限制动脉管腔的扩张,继而影响胎盘的血运,这些情况被推测有可能在高龄孕妇前置胎盘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高龄妇女子宫内膜损伤增加,她们再生育时往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分娩史、子宫手术史。由于多次清宫,子宫内膜受损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改变,胎盘血供不足,为摄取足够的营养,胎盘面积扩大,延伸至子宫下段,使前置胎盘和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增加。
生活中,生二胎还存在着很多突发性的健康威胁。二胎整个孕期比一般孕妇更为谨慎,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要加强保健。在饮食上,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又不要吃得过多,并要适当进行体力活动,防止胎儿过大。此外,二胎妈妈还要注意孕期心理卫生。有些二胎孕妇自确诊怀孕后,就忧心忡忡,担心分娩时会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心理对孕妇和胎儿都很不利。
虽然分娩的风险不少,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规范而细致的孕前和孕期检查来发现。因此,高龄女性生二胎应具备“归零心态”,千万别以“过来人”自居,做好充分准备,配合规范的孕前、孕期检查,可以将高龄生育二胎的风险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