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鲜
王太生
  文 / 王太生

  小鲜,小而鲜。小,指其形态,小而微,看似不起眼,不登大雅之堂,却有大张力。鲜,是其意境清新,滋味悠长。一个人笃定地坐在老柿子树下,品味着新鲜食材的馈赠,悠闲而满足。

  小鱼烧咸菜,小鲜。小鱼是刚起水的,水淋淋的,或鲫鱼、鲹鱼,或小罗汉果、小鳑鲏、虎头鲨、昂丝。小鱼烧咸菜,鱼的鲜味渗透到咸菜里面去了,原本滋味单调的咸菜,也咸中有鲜,鲜中有咸,味道层次变得丰富,咸菜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咸菜。

  蚬子豆腐汤,小鲜。蚬子出自河汊淤泥,色微黄,虎皮斑纹状,盆中洗沥,哗哗有声,用开水焯,致一一开口,剔其蚬肉,锅炒入汤,下豆腐,撒胡椒粉,一个人的中午饭,有三菜一汤,白米饭当然会泡蚬子豆腐汤。

  麻虾炖蛋,小鲜。麻虾,长不大的虾,可做麻虾酱。麻虾炖蛋,简便、快捷。一筷子入口,虾鲜,蛋也鲜。

  酱鲜豆搭泡饭,小鲜。晨起,口中滋味寡淡,泡茶泡饭,有酱鲜豆佐餐,一口气可吃两碗。酱鲜豆的鲜,来自植物内部,秋天的黄豆,置坛中闷至发酵、上霉,摊在竹匾中晒干,可做酱鲜豆。这些卑微而普通的小菜,它的鲜味在茶和饭中得到淋漓演绎,朴素而生动的鲜啊。

  水煮螺蛳,小鲜。吮吸螺蛳是烟火生活的亲切吹奏,螺蛳一粒一粒地吮吸,其肉嫩鲜美。杜甫在《赠卫八处士》里说,夜雨剪春韭,如果韭菜炒螺蛳,那就是两个哑巴睡一头,刮刮叫。

  毛蟹煮面酱,小鲜。毛蟹即小螃蟹。毛蟹与大闸蟹相比,个头小,看着不起眼,也卖不了大价钱,寻常百姓人家将小毛蟹洗净,身段一切为二,沾姜末、葱花,面粉,入油锅翻炒,放酱油、糖、水同煮,小毛蟹色红,面糊稠糯,蟹味入面酱中,鲜味无与伦比。

  青鲲炖萝卜,小鲜。提一竹篮到菜市上买半条青鲲,鱼嫌大,卖鱼人将鱼切下来卖,鱼头或鱼尾。买半条青鲲,再秤一斤小白萝卜,沸水焯过,合鱼煮,撒上碧绿蒜花。这时候,鱼倒不重要,专心吃萝卜,鱼鲜渗透到萝卜里。

  小鲜有小安静。不会想着大酒店里麻辣鲜香,肥红瘦绿,杯盘狼藉,也听不到觥筹交错,众声喧哗。一个人的餐桌,没有主次之分,独自而饮。

  小鲜有小乐。他从忙里偷闲的生活中,提炼出一份独自悠闲的鲜境,一个人哼几句,沙哑的声音随风飘散。他的这种小快乐,无从言语,一个人沉浸,不孤独,也不需要与别人分享。

  小鲜有小满足。安静的傍晚,风凉如水,搬一小凳,坐板桌前,陶陶而乐。彼时彼境,某个人的小乐,有时会感染身旁的人。

  个体的"小鲜",有无法言传的美妙。汪曾祺谈到咸菜茨菇汤,说咸菜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蚬子炒韭菜鲜很下饭,“这种东西非常便宜,为小户人家的恩物”;野鸭烧咸菜也是家常菜,里面的咸菜尤其是佐粥的妙品……说这些时,似乎看到老头儿眉飞色舞,沾沾自喜的眼神。

  小鲜是一种心境和感觉,有小激动、小逍遥、小欢娱、小温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小鲜
保存面包放根芹菜
蟠龙菜
上班族双休日“四菜一汤”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05小鲜 2016-10-27 2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