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好处,人人知道,有说使人健康的,有说可以减龄年轻的,还有笑谈深析至自控力问题的……可是很多人就是动不起来,见面时看到神清气爽的爱动人,往往先是一赞三叹,继而起心动念,三天后结果基本就是不能坚持,还是岿然不动了。年轻人继续做玻璃美人,年长者继续加速衰老。人,作为一种动物,怎么就不动了呢?
人真是观念的动物。关于运动,文化人的理论,说也是与我们民族重哲理轻实效的传统有关。他们说得高雅,端出以静制动的一个“静”字来辩。什么乌龟长寿呀,打坐养生呀,甚至搬出老子庄子说理,“致虚极,守静笃”,“正则静,静则明”等等,似乎静者近雅,动即是粗。且慢,这种说法,跨时代牵强附会不说,红尘中人没有禅心者也该少讲,还断章取义了人家圣人,穿越到古代那个乱世,当然要隐,要静,要活下去呀。再说,联系经典的上下文,静,更指内心的寡欲平正啊。所以,静与动是不互相排斥的,倒是相反相成的内外两面一体,是身动而心静的调和呢。
说白了,柴米油盐平头百姓,要么容止岸然却心如涌泉类,要么动如脱兔心思简单类, 细察大概不出这两大拨的。动静之间能中庸有致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高人一类。
大多数人用一个“懒”字应付了全部,相信懒人中也包括了不少托词“静”“累”“忙”的人。毕竟,身体的健康和美丽是人心所向。懒得不动,主要跟方法有关,这个还比较有讨论的余地。
懒人说,我做什么运动呢?答曰:因人而异,没有最好。合适加喜欢就好。
何必村上春树跑步神游你也开跑?腿脚膝盖有问题?不合适,免。人家作家是享受孤独的人,你好群体热闹?也免。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其他无异,跟风、趋同、时尚最短命。大可不拘一格还可以多选啊。比如,从羽毛球打到乒乓球,有时瑜伽有时走路,煲汤中来100个开合跳,随时随地,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变化又能不离其宗的随性人。
没时间?没习惯?真的很难相信。说高大点,叫时间管理、统筹安排的思路。私以为这种人还说不定有缺内省找借口的风格小嫌疑,人家欧阳修还枕上、马上、厕上读书作文呢。倒是习惯需要时间养成,而最好的开始永远是今天,不是吗?
事实上,合适又喜欢而能够坚持的人也是少少,是毅力不够?其实是投入没立马看到产出吧,谁说中国人不注重实效?可能不是不注重而是太注重,一旦衣架似的好身材婀娜、挺拔起来,“三高”降落,健步如常,或许就有所谓毅力的坚持了。
俗人如我等,脱胎换骨后,自视或是对旁人的直视、斜视、不视,运动,就只有停不下来和美美的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