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人的姿态
李晓愚
  李晓愚

  中国的汉字非常神奇,传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天上下了谷子,鬼怪在深夜哭泣,为什么呢?因为天地造化的秘密都通过文字透露出来了。比如“女”字,看似简单,其中却隐藏着古人看待女性的观念。

  造字的人真是聪明,只用三笔就造出了一个象形的“女”字。只要看到这个字的形态,就会联想起女人低眉顺眼、委曲奉承的模样。女人双手交叠在身前,微微屈膝,这是古时的仪态规范。《汉乐府》中有一首《陇西行》,诗中描写了一位贤惠能干的女子,当家中来客人时,她是这样做的:“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面带微笑,鞠躬跪拜,这是古时女子最美的仪态。

  古时的女子大都足不出户,女人待在深闺之中就构成了“安”字。“安”字的上半部分,我们通常称为“宝盖头”,其实这个字读作“绵”,表示有堂有室的深屋。看到“安”字我们便可想象一个女孩子,她住在“深深深几许”的庭院,那里翠叶藏莺,朱帘隔燕,香闺里缕缕炉香,静逐游丝转。《红楼梦》中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便是这样一个所在,院中“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门前“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在这样静谧的闺中,或读书,或习字,或女红,或对镜贴花黄,都让人觉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到了嫁人那天,那个女孩便戴着凤冠霞帔,坐着流苏喜轿,进入另一户人家,由少女变为少妇。繁体字的“妇”,左边一个女字旁,右边是扫帚的“帚”字。原来主妇就是在家中手持扫帚打扫卫生的女子。现代人一听这话估计要笑:手持扫帚打扫卫生,那不是我们家钟点工吗?要知道古时女子但凡嫁人后,便要料理起家事,就算有仆人可使唤,自己也不能袖手旁观。

  女子先为人妻,之后呢还要为人母。“母”字的写法很简单,就是在“女”字的身上加上两个点。关于这两点的意思,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这两点象征着女子的乳房。古时候可没有什么雅培、多美滋之类的配方奶粉,当妈了,就得哺乳,这是母亲的天职。还有人说这两点就像两个孩子。古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家里一堆孩子,出门的时候大的自个儿跑,小的呢,妈妈就左手抱一个,右手夹一个,这么解说“母”字,倒也十分形象。

  我们再来看一个跟“女”有关的字——“如”。“如”最早有依照、顺从的意思,有个象征祥瑞的器物就叫“如意”,表示顺从你的心意。为什么“女”字加上“口”就是顺从了?原来,封建社会要求妇女“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一辈子都要听从三张嘴巴的命令,所以“如”也就表示依顺了。

  今日的女子不同往昔,既不曾长于深闺,也不再被要求做个听话的淑女。巾帼英雄们手挎LV,脚踩高跟鞋,浩浩荡荡冲向职场,以出色的成就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妨了解一下“女”字的来龙去脉,顺便提醒一下自己:张牙舞爪未必是强大,委婉谦和也许更得人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中国新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09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女”人的姿态
凡人“烦”事
智慧快餐
智能化与人性化
琐细事,过年情
女儿的红包
和赵孟頫一起“虚度”时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女”人的姿态 2017-02-05 2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