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率先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地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医师普遍经过全科岗位理论培训和临床半年的实践培训。从2006年起又在全国率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1年起全面纳入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
在培养全科医师的过程中,上海遵循高标准、严要求,迄今已评估认定31家全科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57家社区基地,涵盖所有三级综合性医院、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此之外,还依托复旦、交大、同济等高校师资力量,成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提高各基地管理和带教水平。
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花云,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全科规培。他和其他医学院校的学生一样,要在所有科室打个轮转,跟随专家学习看门诊、查房,还要进入社区实习。不仅在每个科室接受考核,培训期满还要接受考试,合格方可下社区。
作为全科医师规培基地,华山医院现有9批共计115名全科医师顺利毕业。华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副主任、华山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主任张玉告诉记者,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的基础,全科规培就是全科医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专科知识转化为全科知识的过程。社区病人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全科教学的重点放在医院老年病科。全科医师规培招生人数有限,过程严格,确保培养“科科在行的医学通才”。张玉认为,三甲医院专科化水平高,专家资源多,病例丰富,承担规培全科医生的责任,有助于全科医生自我能力的提升,给他们足够的“底气”,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服务社区居民。
如今,社区全科医师年纪轻、知识面广、文化程度高,早已不是居民以往想象中的“只会开药的社区大夫”。上海全科医师队伍水准越来越高,也为常见病、慢性病留在社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