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玉兰奖
推出评审
创新机制
朱渊
  ● 评委一年一聘 

  ● 形成“戏戏评”“季季议”制 

  ● 改进终选投票制 

  ● 新推内部监督制

  本报讯 (记者 朱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已走过27个春秋,记者昨天获悉,白玉兰奖今年起将推出评审创新机制:评委聘期由三年一聘改为一年一聘;形成“戏戏评”“季季议”制;改进终选投票制;实行监督制。新一届白玉兰奖将于4月7日揭晓。

  最显著变化在于改善了评委库成员聘任制度。评委聘期由原来的三年一聘缩短至一年一聘,并画出每年看戏量不低于三分之一的红线,将“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年度观摩率与评委聘任要求相配套,形成了履职激励机制和“能进能出”的格局,有利于评委库成员的合理流动与及时更新,保持和提高评委队伍的活力。

  “戏戏评”“季季议”制度,希望评委每戏必评(书面)、每季必议(例会),鼓励评委在“评”与“议”的基础上,通过戏戏评、综合评、每人评、重点评以及聚焦重点话题、举办戏剧论坛等手段,加强对参评演员和剧目的评论。此外,通过微信等平台,征集观众对参评演员和剧目的评议。使奖项更好地发挥引导创作演出、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

  在“戏戏评”“季季议”基础上,推行初评与终评相结合的制度。年度初评程序由全年观摩量前20位的评委库成员评议,投票产生“建议获奖名单”;终评程序是,被抽选的9-11位评委,每位成员均签署有关《承诺书》,以实名制和截尾均值制投票方式,最终选出各奖项及其提名奖的获奖名单,并对获奖者一一作出书面评语,由评委会主任、副主任签字确认。这项制度将进一步提高评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实行业务监督和纪律监督制度。组委会此次特别聘请两位德高望重的戏剧家周本义、童双春,与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评审监督小组,对初评、终评进行业务、纪律监督,同时设监督电话,以保证评审的透明、公开和高度廉洁。组委会还修订了白玉兰奖评委库成员工作纪律准则,对其职责义务与责任作了更为具体、详尽的规范。同时,每年度的评委库成员将在各大媒体公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22期)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申城乐声直送欧亚大陆
白玉兰奖 推出评审 创新机制
中国向全球“发声” 世界在上海“聆听”
让“白玉兰”更加芬芳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白玉兰奖
推出评审
创新机制
2017-02-14 2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