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障直接诱发认知功能障碍
科学研究证明,看似无碍吃喝拉撒的听觉残疾,其实与大脑认知功能以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2013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听力损伤程度与老年人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听力越差者,言语水平及认知能力均更差。相比听力正常的老年人,有听力残疾者在6年间的认知水平将下降30%-40%,而且具有5倍的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 听力下降亦与摔倒有关联
听力下降还增加了生理伤害的风险。新近研究揭示在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者的摔倒风险是正常听力者的2.4倍。通过精确的听力学分析发现,听力损伤与摔倒风险增加值的69%密切相关。即便在排除了认知、视力等因素之外,听力障碍所致的摔倒高风险依然存在。声音信号传入不足限制了对空间感的把控,从而增加了摔倒风险。
● 助听设备重启有声世界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掌握的多种技术提供了听觉康复的机会。通过听骨链重建技术,克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听骨链毁损。通过数控的激光技术,进行镫骨底板微创开窗,帮助了众多耳硬化患者改善听力。对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无疑是打开有声世界的金钥匙。新型的数字化助听器,可以根据每位患者不同频率、程度的听力损失状况,进行精准补偿,从而获得最佳的听力康复效果。
清醒认识耳聋及其危害后,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患者的病痛。通过努力,我们可以搬除通向有声世界的拦路虎,避免或减少听力残疾的直接及间接危害。 本版图片 TP
时海波(主任医师) 殷善开(副院长、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