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寒潮影响,不少市民出现了感冒咳嗽等症状,更有市民反复感冒却总不见好。对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陈健表示,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流感的好发季节。加强预防流感非常重要,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少去人群拥挤的场所,出门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所在的环境保持新鲜的空气等都是有效的保障措施。针对反复感冒人群,专家提醒,很有可能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不能盲目用药。而对于中国已进入H7N9高发季节,陈健指出上海目前疫情平稳,与往年变化不大,市民无需恐慌。
32岁的小林是一名公司白领,春节出门旅行回来后就开始感冒。好不容易感冒好了,没两天又被公司同事传染上了。他见上次的感冒药还有剩,便开始用药。但奇怪的是上次非常有效的感冒药,这次却根本不起效,感冒拖了两周还不见好。小林去医院就诊后发现,原来他这次患上的是流行性感冒,上次的感冒药根本不对症。在更换了感冒药后,小林的症状很快就减轻了。陈健介绍,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流感往往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重,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
一般而言,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不适,一般经5-7日痊愈。而流感则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除了流行病学资料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
此外,当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做出相应的抵抗反应,于是产生免疫力。然而各种不同的感冒病毒及其亚型可高达几百种,陈健解释,虽然这次感冒后机体会产生抗体,但往往对下一次接触到的感冒病毒没有作用。因此,反复感冒并不一定是同一种感冒,往往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预防流感上,陈健建议,如果家人或同事中有患上流感的,最好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并且提醒他们出门戴口罩,最好减少出门次数,尽可能缩短在人群聚集场所停留的时间;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要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居室也要注意多通风。此外,市民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还要随时关注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也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