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现象频发~~~
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现象频发~~~
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现象频发~~~
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现象频发~~~
     
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现象频发
除造假毒瘤
需双管齐下
俞亮鑫
  影视界票房注水、收视造假、点击量虚高等不正常现象频频发生,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引发不少代表、委员关注,有的呼吁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杜绝造假。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陈凯歌表示,目前影视行业存在的虚假票房现象,不仅是电影制作损失,也是观众和国家等所有方面的损失。他认为,“这件事情,要靠国家,也要靠社会,一块努力,非解决不可。”

  全国政协委员陈道明说,他今年主要关注收视率、票房造假的问题,“比如刷数据,假的就是假的,这不光是经济问题,还会导致文化上很多不良因素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需要几个部门联动的事情,不光是广电部门的事儿。”

  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对影视数据造假的危害予以抨击,他表示,如同假食品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样,“假的”影视作品数据,污染的是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他建议司法力量及时介入,“这实际上就是诈骗”。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赵冬苓对于抄袭作品、票房注水和刷数据等问题,也认为应当“狠狠打击”,特别是票房注水等,已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质是商业诈骗,“建议使用刑法处罚”。

  实际上,对于收视、票房、点击量等造假甚至诈骗现象,早在前年全国两会期间,就遭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张泽群、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欧阳常林等严厉批评,但时至今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改观,甚至越演越烈。

  看来,打击数据造假与完善评价体系应该双管齐下,如果说前者是堵,那么后者就是疏。该堵的要堵住,该疏的要疏通。唯有堵疏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唯票房、唯收视的偏差,真正根除造假这一影视界的毒瘤。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老戏骨”走创新路
除造假毒瘤 需双管齐下
从严庆谷想到京剧“活体传承”
水墨首次“对话”外滩22幢建筑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4除造假毒瘤
需双管齐下
2017-03-06 2 2017年03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