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这意味着,已施行23年的手机漫游费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亿万手机用户将享受到提速降费带来的改革红利。
每分钟0.6元的国内长途漫游费,收费依据是原邮电部1994年发布的一个通知。这是手机资费中的一项“化石级费用”,遭公众诟病已久。此前已有专家指出,漫游费是通信运营商内部区域分割的产物——过去各运营商的省级分公司成本独立结算,漫游通话需使用当地运营商的通话资源设施,所以要额外付费;但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实现全集团整体核算成本,继续收取国内漫游费并不合理。
近些年,光纤和智能手机的普及、5G技术的发展为提速降费创造了条件,京津冀地区则率先为取消漫游费积累了实践经验。总理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敲打”运营商,要求通过提速降费推动“互联网+”。尽管如此,因为漫游费能给运营商带来大量收入,运营商表面上响应改革,实际上并无太实质的行动。
不过,“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义不只是给百姓发了一个“政策红包”。推进全国资费一体化,有助于规范通信企业资费行为,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此举对于推动通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有一句话叫“思路决定出路”,舍不得放弃漫游费这个“芝麻”,已经让通信运营商丢掉了很多“西瓜”。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如今很多人到外地出差或旅游,都会选择更便捷的微信视频等方式联络,实际上已经放弃通信运营商的一些业务。这些年,包括手机短信在内的移动业务断崖式下跌,背后也有同样的原因。
一项于民有利、于企业长远有利的改革举措,拖延许久才出台,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改革之难。而事实上,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介绍,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是“最后时刻才写入报告”。仅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背后的复杂。
在诸如是否该取消漫游费等问题上,期待更多职能部门、企业能顺应时代大势,多算“大账”,在创新和改革上有更积极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