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巴菲特的投资格言。恐慌这种情绪,在投资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怎样看待这种情绪,巴菲特有着深刻的洞察,在今年致股东的信中,他再次论述了恐慌问题。
巴菲特说:首先,大范围的恐慌是作为投资者的你们的朋友,因为它会提供物美价廉的资产;其次,个人恐慌是你的敌人。这是毫无必要的。
就是说,市场普遍的恐慌实际上是机会,因为随之而来的是下跌造成价格的低廉,但是,你自己也随之恐慌怎么可能去抓住下跌带来的机会?巴菲特把这种下跌带来的机会形象地比喻为下“金雨”。他认为市场过段时间就会发生大幅下跌甚至恐慌,这将对所有股票产生实质性影响。“每隔十年左右,乌云就会笼罩在经济世界的上空,随后便会下起金雨。而倾盆大雨之时,也正是我们拿着大盆而非调羹冲出门外之时。”
这不禁让人想起10年前,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开始酝酿,到2008年全面爆发,全球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2008年3月最低跌至6469点,仅仅5个月时间指数被腰斩,投资者一片恐慌。但是,巴菲特此时却大手笔买入股票,以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购买高盛和通用电气的股权。同时,他在《纽约时报》撰文说,从长期来看,股市回暖、指数大涨可能先于经济复苏。虽然一些竞争力强、健康企业的利润目前在下滑,但在5年、10年或20年内,多数大企业的利润会再创新高。未来10年股票价值将远超现金。巴菲特表示,不要等知更鸟叫再入市,那时反弹时机已经错过了。
现在回头看,巴菲特这些前瞻性的看法都一一兑现了,尽管经济还没有全面复苏,但是,美国股市已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道琼斯指数从不到7000点一路上涨到上周的21000点,上涨了2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票,当时股价为每股14万美元,上周已经突破26万美元,也创历史新高。的确,当时的这场恐慌实际上就是在下“黄金雨”,就像巴菲特说的,应当扛起浴缸去接雨。事实再次证明,恐慌带来的都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