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上世纪70年代建成第一台商业核电机组,进入21世纪以来更积极推进自主研发核电技术,争夺海外市场订单,跻身核技术主要出口国行列。放弃开发核能,显示韩国能源政策重大转向。
有意中止在建核电站
文在寅当天在釜山出席韩国首座商业运营核反应堆“古里1号”退役仪式时说:“我们将摒弃以核能为中心的能源政策,迈向一个无核时代。我们将彻底废止所有正在进行中的核反应堆建设计划。”
永久关闭“古里1号”即古里核电站1号机组是朴槿惠政府2015年就定下来的事。这台机组1978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营,设计寿命30年,2007年修整后获批准延期至2017年再退役。运营商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原打算再次申请延期运行到2027年,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这座韩国最古老的核电机组安全状况备受关注。KHNP后来放弃延期申请。
文在寅表示,永久关闭“古里1号”开启了韩国迈向无核时代的进程:政府不会再延长已有核反应堆的运行周期;将“尽早”关闭已延期运行的“月城1号”反应堆;对于两座在建核电站的命运,政府近期将“争取公众共识”,暗示有意中止建设。
文在寅再次承诺:在5年总统任期结束前至少关闭10家老旧火电站,以减少温室气体和粉尘排放。文在寅先前公布一个目标:争取到2030年实现韩国20%的电力来自清洁可再生能源。
或将会影响地缘政治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核安全问题专家赵通说,韩国近年来积极打造核电技术出口大国“品牌”。但韩国核电产业没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核电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赵通认为,文在寅政府决定给核电发展降温,反映了韩国国内和国际一些趋势:
首先,随着天然气价格下降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核电的经济竞争力下降。其次,韩国曾传出核电站使用的部件质量不过关等丑闻,加上福岛核事故,韩国民众担忧加重。第三,大选期间,除文在寅外的很多其他总统候选人都提出降低对核电依赖度的能源政策,说明这是韩国政界比较一致的看法。
赵通预计,韩国未来可能会增加从国外进口天然气,这对韩国能源安全会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对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地缘政治也会有潜在影响。沈敏(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