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为实现从速培养高端人才的需要,设立特班,礼聘翰林院编修、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担任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授课之余,定期开列中外新学书目,供学生选读并作读书日记,如期上交批阅,师生相互切磋,其乐融融。
1907年至1920年,“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掌校期间,大力引进西学,开创工科教育,同时极意注重中文,专设国文科和国文研究会,每年举行全校性的作文比赛。唐先生亲自命题、阅卷,并向成绩优异者颁奖。1914年,唐文治鉴选其中240篇,由苏州振新书社铅印《南洋公学新国文》发行。1917年和1926年,分别刊印二集与三集。此书风行学界,声名远播海外,甚至还获得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头等奖。
“学霸”钱学森的试卷和读书笔记也十分珍贵。在1933年6月一份机械工程学院“水力学”课程期末试卷上,大三学生钱学森卷面清洁完整,演算一气呵成,6道考题答得全部正确,但最后一道答题因“Ns”漏写了一个“s”,被任课教授金悫先生扣除4分。当时的交通大学有“东方MIT”之美誉,师资优良,教学严谨。
此外还有交大历史上的爱国英雄的学霸笔记,例如史霄雯烈士的化学笔记。
“教学为先,学风为基”,交大优良的学习传统在当代学子身上延续。2017届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孔令璁的《人体解剖课》笔记将医学和艺术完美结合,集合多部中外人体解剖图谱的精华,运用手绘的方式,将人体解剖图准确、精致地呈现出来,成为学弟、学妹们争相传阅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