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善市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申城建成80个“医疗服务品牌”
施捷
  记者今天从市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第三批“医疗服务品牌”评选结果中,看到了30个新项目,有“大”到如闵行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建起了挂有统一“复旦儿科医联体”铭牌的标准化儿科诊疗室;“小”到如普陀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为了能给肿瘤或预后不良疾病患者在取报告前做一些心理安抚,创建了一间“医影报告护心室”。

  何谓“医疗服务品牌”?市卫生系统文明办在2015年首推此项活动时就开宗明义——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用基层医疗单位具体的做法来说,就是聚焦病家的“痛点”,不怕给医院找“难事”。

  在最早创建的20个“医疗服务品牌”中,拥有本市最大急诊室的市第六人民医院,拿出了优化的“急诊抢救室患者住院流程”;临床科室最全的瑞金医院,率先开辟了门诊多学科会诊中心;龙华医院将名中医工作室与社区实现了“联动”;杨浦区中心医院则用“圆桌会议”形式,开凿了医患沟通的另一种途径。而市儿童医院创立带着结果看医生的“诊前化验”,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一站式服务”等等,现已成为众多医院相继效仿的“模板”。

  在着力解决市民就医“急愁难”问题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推出便民举措,“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注重人文关怀细节等,构成了第二批30个“医疗服务品牌”的新亮点。

  肿瘤医院建立的乳腺癌健康全程管理模式,在健康宣教、筛查、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随访等多个相关环节,借助互联网工具匹配相应的医疗资源,规范号源管理,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徐汇区中心医院成立了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组成的“营养快线”工作组,参照患者个体相关信息进行营养风险评估,为普外科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度身定制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广受病家好评。普陀区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开设“安宁室”,让逝者走得有尊严,为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温馨关怀。

  此次公布的最新一批30个“医疗服务品牌”,在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方面,更是各显其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出“短信接种提醒”,帮助家长尤其是年轻父母能适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曙光医院建立“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一站式服务平台,每年救治急性中风患者650多人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童趣手术室”提高患儿依从性,致力打造“无哭声医院”;同仁医院与虹桥国际机场在国内机场创设“仁虹急救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结算的“零等候救治”,方便轻伤旅客及时返回机场签转航班;市肺科医院采用“医疗助理师”强化医患沟通,通过“入院同步接洽、住院同步答疑、心理同步抚慰、出院同步指导”,给原本紧张的住院病人吃上了“定心丸”。

  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80个“医疗服务品牌”是一个标识,也是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准的新起点。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清凉书城
申城建成80个“医疗服务品牌”
502家机构逐步关停
彩墨可以喝 毛巾会“说话”
北大学子杨浦观创业
上海北京大学生记者暑期“丝路行”启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申城建成80个“医疗服务品牌” 2017-07-24 2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