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上涨车位靠抢
三伏天里,开车下班回家,最难开的路竟然是小区进门的那段路。记者来到香溢花城小区。小区一、二期之间连通,地面临时车位停放着多辆私家车。赵女士说,私家车进小区前,都要排队等上好久,等待“安排”后才能驶入地下车库。车库一旦“满员”,资源有限的小区地面临时车位成了业主们竞相争抢的对象。
“晚到一会儿,车位就没了,只能去外面找停车场了。”业主钱先生忿忿地说,车子堵在小区道路上,车主们心浮气躁,乱摁喇叭,小区里吵闹不堪。
原先充沛的停车资源,为何突然紧张起来?原来,停车费一涨再涨,激化了业主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居民说,今年,开发商私自将小区停车费从每月350元上涨到了450元,没过多久,又涨到了650元,涨幅接近150%。业主们不买账,不交停车费,将车停在临时停车位上,乱象由此产生。
爱租不租价高者得?
为此,业主集体和开发商物业协商多次,却没有达成意见。小区业委会尚在筹备未成立,居民称自己没有“话语权”。
对此,开发商拿出的理由貌似很充分:运营成本涨价,停车费才涨价。市场开放,定价合理,能接受的就继续租,不能接受可以不续约。对于坚决不肯交租金的业主,将采取转租他人的方式,让原先业主让出车位给其他业主。这样的策略,更是激起了业主们的不满。
居民表示,开发商的“价高者得”的策略就造成了一期二期一些业主哄抢车位,一些“报价”甚至达到每月1400元。“我们怀疑,这一切都是开发商‘蓄谋已久’的涨价策略。”李先生说,“原本一期车位不到500个,已经很紧张。现在都来‘抢车位’,真乱了套了。”业主们希望,停车费即便要涨价,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管理小区的绿城物业一名负责人坦言,小区里的机械停车位属于特种车位,不能买卖,产权握在开发商手中。物业无权干涉,只能从中协调。
开发商不得任性涨价
如何规范停车位“任性”涨价?其实已有规可依。7月21日,市住建委联合市物价局发布《关于加强商品住宅及其附属地下车库(位)等设施销售监管的通知》,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出售的车库(位)等附属设施,应当出租给本项目内的业主、租赁人使用,不得以只售不租等理由拒绝出租。
在小区业委会成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调整地下车库(位)等附属设施的租赁价格。业委会成立后,如需调整租赁价格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业委会协商确定。未按通知执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暂停网签资格、降低直至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并列入本市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记者采访了该楼盘开发商融创集团翁经理。他表示,停车费涨价是由公司决定的,他会将情况上报,公司内部沟通后,再给居民一个答复。
小区居委主任直言,居委曾就此问题多次同业主和开发商协调,但是双方都没能达成一致。“居委无权干涉定价,我们会继续开协调会,争取帮助双方找到一个折中方案。”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冯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