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胖伙伴”吗?你知道肥胖也会“传染”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与超重已经成为威胁上海市民健康的一大隐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叶虹教授表示,肥胖也会“传染”,相近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会“传染”肥胖!而在夏天这个减肥季,减肥需要遵循个性化“私人订制”原则,才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健康。
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做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固定时间内,如果调查对象的朋友变胖,那么他本人变胖的几率增加57%;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他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如果他有一个极其亲密的胖子朋友,他变胖的几率会增大3倍!
杨叶虹教授指出,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对肥胖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饮食习惯,朋友间相互影响很大。比如身边有个胖朋友爱吃回锅肉,每次上馆子必点,你也会多多少少沾染上这个习惯。再比如在家里做饭时,为了顾及肥胖者的口味,全家人也逐渐养成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许多白白胖胖的‘夫妻相’很有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杨叶虹说道。
肥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吃少动,胖子通常不爱运动,常和胖朋友在一起,慢慢也会受影响。杨叶虹介绍,不少肥胖者喜欢静止性活动,比如看电视、打电脑、坐着聊天等。而在这些静止性活动的同时,很多人还喜欢吃零食。如果夫妻长期这样生活在一起,彼此的肠道菌群互相感染也会导致影响,可能会进一步修饰自身基因。
对此,杨叶虹教授认为,行为治疗在减肥中十分重要。她建议,应学会如何慢吃饭,可选择与吃饭慢的朋友一起吃饭,减缓吃饭的速度,增加咀嚼率。还应尽量避免静止性活动,如果要看电视,可选择站着看。而真正需要进行减肥治疗的人群则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听从医师建议采取“私人订制”的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