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初老服务老老
吴兴人
  吴兴人

  试问: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将有多少?

  不听不知道,听了吓一跳。据8月27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指数蓝皮书2017》报告: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再问:到2050年,这4.8亿老年人寿命能活多长?上海人现在的平均寿命为83岁。如果没有意外的灾难和战争,再过33年,上海人的平均寿命将会超过90岁。全国各地的老百姓的寿命,据2016年11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统计是79岁。再过33年,全国老人的平均寿命也可能超过85岁。老年人群中超过20%的人口高于65岁,中国将进入一个“超级老龄化”社会。

  于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跳出来了:到2050年,如果上海人的平均年龄达到90岁,按目前60岁退休制度不变的话,许多老人从60岁到80岁,还有20年的能力释放期,怎么办?随着时代的进步,“两头人养”中的后者,人数越来越多,被养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全部“养起来”,社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不过,如果换一种思路:以老养老,以初老服务老老,初老不算老,初老不见老,初老养老老,既释放了初老者的能量,也有益于社会的发展,降低了养老事业的成本。岂不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广州有支“长者义工队”已这样做了。广州市白云区有一支号称“广州市最活跃的长者义工队”,由辖区内206名长者组成,平均年龄65岁,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5岁。今年68岁的何润德是一名退休教师,每周一天,他放弃午休,骑车、爬楼,为社区多位行动不便的高龄长者送去热腾腾的餐食。在白云区黄石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像何润德这样的“低龄”长者义工有206名。这才是可敬的“长者之风”。他们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发挥余热,提供义演、助餐、配餐、探访等服务,让大家开开心心。这是“初老服务老老”的一种成功的尝试。今年,黄石街家综老年志愿者“助餐义工队”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先进集体的荣誉。

  其实,初老服务老老,不一定全做义工,许多工作是可以而且应当获取报酬的。日本养老院吸收一批刚退休的老人进养老院工作,负责照料一些年纪更大的老年人,作为老人再就业的一种形式,已司空见惯。70岁的田坂,这位原来做豆腐的工匠,现在东京十字心养老院已工作了五年。增加一份工作,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弥补养老金之不足。这家养老院的执行董事安达圣子告诉记者:“很多老年职工之所以愿意来这里工作,是因为他们享受和年轻职工以及养老院的老人们互动的过程。对老年职工们自己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预防性护理。”田坂先生准备再去考一张护理方面的证书,以后打算进入管理层,70岁了,他并不觉得年龄是个问题。

  养老事业是个“大金矿”。人口的老龄化为社会增加压力的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和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让低龄长者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初老服务老老,值得提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3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4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5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8版:随笔/评论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公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A33版:新尚
   第A34版:摩登/新尚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新民法谭
   第A37版:新民法谭
   第A38版:新民法谭
   第A39版:家装之窗
   第A40版:家装之窗
莫以“10万+”论英雄
总体规划,绘就“新北京”
“好人法”将使更多人见义“敢”为
“严防死守”
初老服务老老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8初老服务老老 2017-09-29 2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